本报讯(记者 叶萌)“感谢大家对我儿子的关注和帮助。我们先带勤勤回四川老家办残疾证去了。”昨天一大早,勤勤的父亲杨某打电话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乘坐当天9时半出发的长途客车回四川,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计划周五回乐清。 杨某在虹桥务工。此前,为防止勤勤跑出去偷东西吃,他用一条粗铁链长期将勤勤锁在床上。10月28日、30日,勤勤的遭遇经本报连续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这孩子太可怜了,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帮他。”报道刊发后,虹桥派出所民警周德富来电说。周德富是勤勤一家暂住处的驻村民警,他在一次消防安全大巡查时发现勤勤被其父亲用铁链锁在家里,后来他又多次到杨家暂住处了解情况,告诫杨某这样锁着孩子涉嫌犯罪。“经批评教育,杨某答应不再锁着孩子。”周德富说,可如果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帮助这一家,就算勤勤不被锁着也会被毁了。 得知勤勤属弱智,10月29日上午,经市妇联干部联系,记者和周德富还有几名好心人一起带勤勤去市特教学校咨询入学事宜。该校校长叶圣海了解情况后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入读该校,必须要有智力障碍残疾证,其父母一方还需在乐清持续缴纳社保金一年以上。遗憾的是勤勤没有办理残疾证,其父母也一直没有缴纳社保金。 勤勤一踏进市特校校园,便被这里给吸引住了。“我喜欢这里,老师,我可以住这里吗?”“老师,我住这里就可以打球了吗?”勤勤缠着特校老师问个不停。当勤勤看到林丹萍老师来了,连忙站起来给她让座,并拿来矿泉水给她喝。看到窗外有学生在打球,勤勤站起来问:“老师,我可以出去和小朋友们玩一会吗?”勤勤的热情、礼貌让特校老师满意,可学校毕竟不能违规招生。 见此,陪勤勤一起来特校咨询的网名为“春之会”的好心人当即拿出1万元爱心款交给记者,让记者陪勤勤爸爸去虹桥社保所将一年的社保金一次性缴纳。“一年的社保金大约需六七千元,余下的钱给勤勤父子当路费,让他们回一趟老家,将残疾证办下来。”“春之会”表示,这1万元是他和几名亲友一起凑的,如果不够用,他们还可以再筹点。 由于办理社保需户口本,而杨某家的户口本还放在老家。因此杨某决定先回老家给儿子办残疾证,来乐时带户口本,再去缴纳社保金。 勤勤和家人能否顺利办妥相关手续,他接下去的命运将有些什么改变,本报将继续关注。 《15岁少年为何被粗铁链锁住脖子?》续闻 父母昨带孩子回老家办残疾证 好心人筹资助勤勤父亲办社保 勤勤(中)和特教学校的学生交上了朋友。叶萌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