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边微语
zhishui
治水进入“深水区”
镇街与部门领导,在盼什么怕什么?
百日清淤,时间过了一半多,身在治水一线的镇街与部门领导,对治水有着什么样的切身体验?12月17日,我市召开全市治水清淤百日会战现场推进会,他们考察了城南街道宋竹河、乐成街道乐濠河、银溪支流、城东街道蛎灰窑段河流的清淤、治污现场。其间,记者就此对他们进行了访谈。
■记者 王冬敏
乐成街道党工委书记汤建鹏:
盼污水收集系统尽快建好
刚才参观的第二个点是我们乐成街道。治水已经进入深水区,治水的难点也非常明确了。这里是密集的居民区,每天的排放量非常大,而且是直排型。老城区又没有污水收集系统,两边的居民就把河道当成污水排放渠道。东塔公园门口的乐濠河是古银溪,有1600米长,但1100米被盖住了,表面是路,下面是地下暗河,河道上面的违法建筑又非常多。原来非常美丽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沟。
这条河如何治理好,在全市类似的人口密集区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这条河清淤不难,但截污非常难,截污的技术要求很高,治理条件很差。被盖住的1100米地下暗河,靠常规手段,无法截污。如果不截污,清淤又会没有效果,白费财力人力。我认为,水下的清淤与岸上的截污必须同步。首先是对这条河两边的排污,能埋管的埋管,不能埋的就挂管,如果挂管都不能,就雇人工从暗道里进去,挂好管。但这有几个难点,暗道里边有毒气,施工人员的安全要充分考虑,要采取通风作业,并要戴上防护面罩;有些地方还要扒掉部分路面,铺设管道。
除了上面说的技术难题,还有市民的环保意识不强也是头痛事。对此,我们决定做三件事:一是清淤后,在河边设警示牌,提醒不能乱排乱放;二是让社区加强巡逻,及时制止乱排放行为;三是在河边安装高清摄像头,监控不文明行为。
清淤百日大会战以来,关于市民配合这点,我既有很好的感觉,也有很差的感觉。好的感觉是,施工到居民家门口,市民会给施工人员倒茶递水。我有次去巡查时,周边居民也不认识我是谁,就有老人义愤填膺地说:“都是住在这里的居民乱倒垃圾引起河水发臭!都是你们这些人,你也一样!”老人是把我当这里的居民了。这些细节,说明相当一部分市民痛恨乱丢垃圾乱排污现象。
让我感觉很不好的是,有人在河边养鸭,被我们劝阻或搬迁以后,他们是会骂我们的。河两边的小餐饮店及小商店也是污染源之一,我进去与店主聊过,问他们为什么直排污水入河,他们的回答是“我也不想乱排,但没地方排”,他们讲的都是事实。所以,我认为污水收集系统要尽快建好。这是我所盼望的。
还有一次,在潘湖溪那边的治水现场,我看到有老人直接将垃圾倒进溪里。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这溪里本来就脏,垃圾倒下去就倒下去呗。如果这溪是干净的,我也不会直接倒下去了。”人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人,就是这个道理吧。这就是我所怕之处。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可见治水之路还很漫长。
一杯水,一份情。包建武 摄
清江镇党委书记陈峰:
盼在确保质量前提下赶进度
刚才看的城南街道那个点,养猪场多,拆污染源的力度大。河道污染问题在岸上,岸上清不了,河水还是治不好。城东街道蛎灰窑那个点,是看清淤后如何管理的,让村规民约发挥作用。我们清江镇治水,也要学习蛎灰窑这个村的经验。相比工业发达镇街,清江镇的河道还是比较清爽的,市里要求清江对部分河道清淤。清江自加压力,把清淤纳入“五水共治”。清江今年治污,要铺设10公里管道。治水有32个项目,清淤量有68万方,明年1月底可以完成清淤。现在老百姓对清淤积极性很高,毕竟二三十年没有清淤了。市里花了这么大财力,我们也借这个机会把河道清了。
清江污水治理分两块,一块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我们在清北片15个村,用净化池,就地处理,通过技术处理,把户上的污水,送入净化池,净化达标后入河。另一块是清江以南区域的污水处理,依靠小东塘村的污水处理中心来净化,达标后入海。
现在治水投入那么大,有时想想,工业虽然发展了,但对环境破坏那么大,现在重新回过头来治理,代价也非常大。工业发展慢一点,也有好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人的寿命是长的。像英国治理泰晤士河,花了150多年时间。经济发展慢一点,对环境破坏程度也轻一点,也是值得庆幸的事。为什么经济发展非得这么快?像APKE蓝,好不容易才有几天。
对于清淤,我的意见是,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赶进度,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略质量,毕竟投入那么大。
柳市镇镇长包光许:
盼职能部门互动起来
柳市有138条河道、159公里河道需要整治。我们治水碰到的问题是:水清了,岸上的污染源如何治理。很多工业、餐饮业污水直排入河,雨污不分,这对河道影响非常之大。再一个是老百姓的生活习惯,长效管理制度怎么建立。现在我们在做沿河的污染源排查,我们予以分门别类,发现量很大,排查了140个村,有1300多个点。这样的治理难度非常大。
清淤百日会战时间也不短了,我对治水的总体感想是:一个是部门之间要相互联动,因为污染源的治理也一样,没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单凭地方镇街,是治不好的。环保、水利、工商、商务、农业等部门都要沟通起来,为镇街出谋划策,统一到一个点上去。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现在一个部门有一个部门的讲法,另一个部门有另一个部门的职责,你说他们不对吗?他们没有什么不对。但都按他们说的做,这个点凝聚不起来。所以,希望相关部门要一起想办法。还有,相关部门对偷排问题,要加强打击。
第二个是想办法把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管理意识激发起来。现在河道治理投入这么多钱,如果这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泥浆水继续入河,继续乱排乱倒,那我们是功亏一篑,这么多资金都会付之东流。
现在老百姓对清河也很支持,他们愿意把田地用做堆场,把在河边的土地让出来搞绿化,老人一起出来监督治水的也很多,但是如何保持这种自觉行为,还要培养起来。对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要通过村一级,加强提升。现在的人当裁判的比较多,当运动员的比较少,评头论足的多,真正轮到他们头上,让他们建房子时泥浆水不要乱排入河,可能就做不到了,现实离理想还有差距。其他工作也一样,这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一种通病。
柳市还有24万外来人口。这么多的人口,怎么去做好管理,这也是很大的问题。柳市几个村两三年前清淤过,现在也是很糟糕。柳市今年对污水乱排放的,拘留了45个人,基本是企业人员。但我们对餐饮业还没有办法。这里牵涉的一个问题是,审批部门对排污前置条件把关不是很严。如果前置条件依法把关,我们后面管理起来,就不会这样困难了。
除了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还需要提高,我们干部对引导老百姓做得还很不够。现在是运动过程中,大家有热情,但运动式治理过去后,能否持之以恒,还有待于观察。干部自己的环保意识也要加强。
市水利局局长汤建生:
盼天气
再晴一个半月
百日清淤,我们水利局是主角,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可以说,大家都是在帮助我们工作。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清淤以来,我们几乎全局工作人员出动,分成四个片组,由局领导带队,到清淤现场转,进行技术把关。
我们清淤的宗旨是“一清到底,两岸干净;特殊情况,一事一议”。围绕这个宗旨,我们的主要工作有三点。首先是安全问题。一个是施工人员本身的安全,要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情况,比如防止塌方,防止出现险情。对一些条件差的河道,要看具体情况,分小段治理,增加围堰,或打桩加固河岸。另一个是堆场安全问题,我们现在是给堆场围上了毛竹栅栏,防止未成年人陷入其中。
其次我们的工作是土方量测定。清淤是以土方量计算工作量,土方量多少,就是财政的钱拿出多少,严格把关尤其重要,不花冤枉钱。
再次是清淤工程验收。验收标准是:河道里垃圾看不到,淤泥看不到。要让所在地群众满意,还有清淤档案要齐全。
治水是个系统工程,看着简单,其实很复杂。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有开拓精神与担当精神。清淤是项季节性很强的工作。我现在最盼望的是,天气再晴一个半月,让清淤顺利进行。清淤大会战以来,我很怕下雨,一下雨就担心围堰倒塌,白白清淤。还有堆场的安全问题,我们也担心。
盐盆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赵志荣:
盼排污管网接续不要拖延
刚才察看了三个街道的治水现场,感觉像城南街道那么多的河浃、东塔公园门口顽固的黑臭河、乐成街道老城区受条件限制,地下埋不了排污管就挂管,治污条件这么差,这几个街道都有信心去治水,我想,盐盆街道也应有自信搞好“五水共治”,这个月底会完成清淤任务。
盐盆有13个村庄。我们目前的进度可用“三三三四”来概括:有三个村在铺设排污管网,有三个村在筹备招投标,准备铺设排污管道,还有三个村已经有净化池,剩下的四个村,规划已做好。明年2月前要招投标埋设排污管道。
我们盐盆街道人大也积极参与治水,主要是通过监委会发挥作用。每周都有一两趟到现场监督,观察淤泥堆场情况,以及村里对治水的监督有无到位。
百日清淤大会战以后,工作重点将转向治污。治污的关键是排污管网的及时接续。我想,这是大事。如果拖下去一年,将会事倍功半;如果拖下去两年,清淤成果将会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