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吾土 民风民俗 育英学校把传统文化搬入校园 本报讯(记者 郑剑佩)坐蒲、摇篮、火踏、锡酒壶、煤油灯、洞房灯等“古董”摆放在案台,供小学生参观。最近,乐清市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把原汗原味的乐清传统文化搬进校园,寓教于乐。 昨天午休时间,该校一年级寝室外的走廊上不时传出响亮的笑声,8名学生围绕在班主任孙老师身边,向老师询问摆放在案台上的物件的名称。“在古代没有空调,天气冷的时候就用暖手壶来取暖。”孙老师拿着暖手壶向学生们介绍。十多分钟时间内,孙老师将摆放在案台上的炮递盒、纸棚包、升、虚盆等20余件“古董”一一进行解说。 在六楼的走廊上,学生们巧妙运用纸张制作南閤牌楼群,斗大的金字“世进士”、“恩光”、“方伯”、“尚书”、“会魁”等牌坊造型,让人仿佛置身南閤牌楼群。寝室的一楼到六楼,每一层都围绕乐清非遗文化进行打造,营造了浓郁的乐清本土传统文化氛围。 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校长俞国平介绍,学校开展第十九届“文化节”活动,特地将主题定为“吾乡吾土 民风民俗”,目的是让孩子们走进民俗,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并感受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增强家乡认同,强化乡土精神。 老师在介绍乐清“古董”。记者 郑剑佩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