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金融
3  4  
银行进入“无卡化时代”
工行“期期赢”产品再升级
工行推出“天天惠”存款
刷中行银联卡享优惠
全国首家民营银行获准开业
乐清农商行即将推出保管箱租赁业务
银行理财借助股市博高收益
“养卡神器”有多重风险需慎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银行进入“无卡化时代”
正紧密布局移动金融
2014-12-15

    银行进入“无卡化时代”

    正紧密布局移动金融

    市场上一直在呼唤的银行业务无卡化终于来了。

    12月10日,招商银行在北京高调宣布,其移动金融产品“一闪通”正式上市,这是全球首款基于手机的涵盖线上、线下、大额、小额等各种应用场景的全功能移动金融产品。

    使用“一闪通”,只需持有一部手机就可在各种场景进行支付、存取款。相对于此前各家银行大力推进的手机银行,无疑更进了一步。

    专家认为,未来趋势必将是一部手机走天下,各家争相布局移动金融。然而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各家自说自话,跨界障碍影响了发展,有待监管层破壁。

    市民担忧的是,无卡化时代的安全该如何保障,理应引起相关各方重视并加以解决。

    只要掏出手机就可办理业务

    用手机,不仅能在商超、餐饮等场合付款,无论金额大小,还能在ATM机上存取款,甚至是在网点的柜台办理业务等,如兑换外币—这是招商银行推出的移动金融产品“一闪通”的功能,意味着手机可以替代银行卡办理刷卡业务。

    据介绍,“一闪通”是将招行的一卡通、信用卡与手机结合在一起,让丰富全面的银行服务搭载到手机上,通过手机将银行的业务与客户的应用场景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客户只要掏出手机,就可办理所有银行业务,实现一部手机搞定所有银行事务。

    备受市民关注的是安全性能,招行负责人称,“一闪通”的安全性比目前的刷卡技术更高,在手机里放的是替身卡,是根据相关规则生成的卡号,外界难以获知具体号码。这张卡放在安全芯片里,并加密存储,一旦丢失,可以有多个渠道快速暂停服务。

    据了解,由于移动金融产业链较长,银行、支付机构、运营商、手机厂商等参与者众多,“一闪通”就是银行与中国银联、芯片厂商恩智浦、手机厂商华为、三星、OPPO等移动金融产业链各方通力合作的创新成果。

    记者了解到,平安、浦发、民生等股份制银行纷纷发力移动金融,交行等国有五大行也不甘落后。2012年开始,各家银行相继推出手机银行,其业务增长速度均超50%。目前,各家手机银行距离“一闪通”只剩下一段路。

    跨界障碍待破壁

    在招行前行长马蔚华宣布“消灭银行卡”后不久,平安银行行长邵平也表示,未来的商业银行一个支行就是一部手机,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银行的网点,手机银行是未来个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包括交行、浦发在内的多家银行陆续推出了手机银行预约无卡取款服务。客户无需银行卡,在线预约取款数额并设定预约码后,即可在ATM机上实现“无卡取款”。

    这一业务还从零售扩展至对公领域。浦发银行近日推出业内首家对公无卡存取款服务,通过自助银行和公司手机银行渠道的无缝对接,公司客户可以随时存取款,得到跨地区、全天候的移动金融服务。

    目前实现无卡化的核心技术,是NFC支付。银行、运营商以及手机厂商,都早已涉足。但由于涉及终端、第三方支付、运营商等多个环节的利益主体博弈,以及商户和消费者的习惯,多年来推广进展缓慢。

    业内人士表示,使用无卡化技术,手机必须具备NFC功能,SIM卡要绑定银行卡,且线下POS终端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造。

    各银行正暗中较劲

    招行先行一步,用手机替代了银行卡,但招行的客户有限,且全国仅有400万台银联闪付POS机可以使用一闪通。

    对此,一位金融专家表示,跨界的障碍壁垒必须尽快打破,才能快速推进移动金融全面发展。移动金融有技术、产业标准和模式三个条件,其中模式最难突破,因为需要整个产业链通力合作,要求各方摒弃成见跨界整合

    有媒体报道称,近期举行的中国移动金融论坛上,央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认为,2015年将成为移动金融的普及年。为抢占先机,多家银行已在移动金融领域排兵布阵。

    对此,银行业人士解读为,各家银行都在暗中较劲,第二个“一闪通”很快就会亮相。

    昨晚,至少有两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招行已经领先,各家银行正在紧密布局移动金融,不久就会有新产品推出。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金融 00007 银行进入“无卡化时代” 2014-12-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