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水一方 zhishui 本报讯(记者 张丽萍)“水是什么颜色的?”台上的老师提问,台下的不少听众想回答,却又迟疑了。这时,大屏幕上展示出一张张拍自我市各街道的河流照片,这些照片拍于去年,里面的河水有黑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红色的,还有灰色的……一幅幅画面让人触目惊心,引来观众一片唏嘘和叹息。这一幕,发生在昨日下午的市行政中心大会堂,这里正在举行主题为“乐水清水”的乐清市全民“五水共治·治污”知识培训会,作讲座的是温州市市民讲师团成员张良好。 张良好从1998年开始从事绿色公益事业,曾在部队、学校、社区、农村等举行150多场大型讲座与培训,组织举办过保护红树林等100多场大型环保公益性活动。这一次,他应乐清市河流环境保护协会之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听众讲述了我市河流的历史、现状及治理思路。这也是我市首次系统性地向市民普及河流保护知识。 讲座上,张良好首先回顾了乐清河流的历史。作为江南水乡,乐清是一个河流密布、渠网交织的城市,境内有河溪1758条,总长1034公里,主要有大荆水系、清江水系、虹桥水系、乐成水系、柳白水系等。这些河流,在历史上起着防洪、排涝、航运、灌溉、景观、生态湿地、渔业养殖、生活使用、游泳等功能。然而,如今许多河流均遭污染,《2013年乐清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乐清东北部山溪河流水质优良,大荆溪、方江屿站位水质为Ⅲ类,满足功能区要求,但经城镇中下游的虹桥水系、乐琯运河水系总体情况属于劣Ⅴ类,污染严重。 张良好对河流污染原因作了深层次分析,他认为,除了人口剧增、人们环保意识淡薄之外,现代生产结构、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的变化也是一大主因。过去我市的生产结构以农业为主,而水利是种田人的命脉,所以,过去农村每年都会组织“挑河”,浚深河道,水葫芦也不会泛滥成灾,因为它是喂牲畜的好饲料。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影响了人们对河流的态度,比如有了自来水,不需到河里挑水吃了。而以前水路是乐清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河面上若有杂物,河底积淤泥,船就不好划。现在以陆路交通为主,河流也就被忽视了。 如今,乐清境内虽然河网密布,但由于严重的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204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的1/2,世界人均的1/8,治理河流已迫在眉睫。政府目前开展的清淤等工作固然重要,但真正要让河流重回清澈,还需要公众的良知、责任感和实际行动。治水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马上完成,如英国的泰晤士河,工业化后曾遭严重污染,当地花了150年,才让它恢复到工业革命之前的面貌。我们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在讲座上,张良好呼吁市民从小事做起,保护水源,节约用水,以一点一滴的行动,携手同心,还河流生机与清澈。 乐成、城东、城南、盐盆等四个街道的相关部门、餐饮等服务业和娱乐场所负责人、以及新乐清人等近千人聆听了讲座。 携手同心 乐水清水 近千人聆听“五水共治·治污”知识培训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