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荣燕)12月6日至7日,第十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在上海隆重举行,乐清民族乐团作为温州市唯一展演的乐团,以一曲新作《对鸟欢歌》,得到了海内外知名作曲家和指挥家的一致好评,荣获特色乐团奖。 第十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此次展演活动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福建、日本、台湾等地的71支队伍,3500余人次参加,涵盖了大、中、小学、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文化馆、工人文化宫、街道以及民族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团体、专业艺术团、艺术院校,规模创下历届之最。 乐清民族乐团负责人谢贤柱介绍,去年,该乐团参加第九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演奏的是《洪湖主题随想》,当时专家评委点评时,希望乐团能创作并演奏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回来后,该乐团就开始创作新作品的准备,几经讨论,决定创作《对鸟》的器乐曲。 “乐清方言民歌《对鸟》有独唱、合唱、舞蹈、对唱等不同的呈现方式,但乐团演奏形式还没有。”乐清市民间音乐会主席、市民乐团艺术顾问杨正球老师说,器乐版《对鸟欢歌》以乐清民歌《对鸟》和詹成樊《莲花随想》为主要创作元素,根据乐清民族乐团的编制、特点,编排各个声部。 该作品由上海民族乐团万年芳老师和乐清民族乐团指挥孔佩华一起创作,孔佩华多次到上海与万年芳老师探讨、修改。“平时我们将演奏视频带给万老师,根据老师的意见再修改。”杨正球说,《对鸟欢歌》在展演第一个专场演出,在弦乐的颤弓声中用竹笛吹出的乐曲令人联想到乐清美丽的山川景色,鼓、铜锣、唢呐的高亢又把人带进喜庆的生活场景,二胡、中胡、扬琴、中阮、笙、古筝等乐器的组合又把这种欢闹带到了水面,让人置身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画卷中,乐曲极富表现力和想象力,得到现场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认为我们的作品很接地气,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乐团演绎干净、利索,曲调清新、优美,并希望各地乐团向我们学习,创作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乐作品。” “来自台湾的专家甚至现场唱起了《对鸟》;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永德则说我们演奏的作品选得太好了,他一听到《对鸟》演奏,心情就舒畅起来;马来西亚音乐家林顺发说自己太感动了,乐团一些团员年龄这么大了,还能演奏得这么好……”乐清民族乐团团员郑巨可今年72岁,他说,此次乐团37人参演,老中青各占三分之一,年龄最大的是76岁,最小的23岁。 据介绍,乐清民族乐团的展演活动,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分别给予经济补助。“明年我们准备继续创作具有乐清特色的作品,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雁荡山组曲》,明年的长三角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到时,我们要将雁荡山的美景视频与作品一同展现,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乐清,让大家知道乐清不仅经济活跃,风景优美,文化也是顶呱呱的。”谢贤柱高兴地说。 器乐版《对鸟》首次亮相“长三角”民乐展演 乐清民族乐团获特色乐团奖 《对鸟欢歌》演奏现场。杨正球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