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潘盼盼 通讯员 陈义 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为进一步加大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力度,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彻底消除饮用水源地安全隐患,年初以来,市环保局开展多形式多手段的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科学规划布局 设立水源地环境保护科研和规划项目,调整修编《乐清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乐清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全面梳理饮用水源地名录,重新确定5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1个日供水200吨以上农村饮用水源地和187个日供水200吨以下的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地名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饮用水源地名录体系。同时明确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为禁止准入区,所有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进入该区域。 今年5月21日,市环保局印发了乐环﹝2014﹞55号《关于开展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通过开展污染源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饮用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开展整治,尤其是畜牧养殖、生活垃圾等。 加大打非力度 开展饮用水水源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组织环保、水利、公安、镇(街道)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安全的排污企业、违法建设项目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活动等进行全面清查。市环保局对饮用水源地周边非法窝点发现一处打击一处,并加强对原有窝点的巡查力度和频次,严防死守,一旦发现有反弹的,连续跟踪打击。针对非法窝点隐蔽性强的规律,市环保局积极开展错时执法,在双休日、夜间等时间段开展打击取缔工作。到今年6月份,已全面取缔淡溪水库周边及上游芙蓉镇东田村非法炼铝厂5家,拘留7人。今年3月份取缔位于淡溪水库南首上吴岙村非法纸箱加工厂1家。 加强巡查监管 加大日常环境执法巡查工作,坚持每月对饮用水源地周边进行不少于2次的巡查,严防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联合地方政府与属地基层站所开展饮用水源地巡逻。今年5月份,市环境监察大队虹桥中队配合淡溪镇政府,联合市水利局和淡溪水库管理所等部门共70余人开展“水库联防预警保供水”行动,主要针对库区的垂钓、游泳、烧烤人员进行规劝,并对库区周边环境和库区水面进行检查,当天共教育和劝离垂钓者50多人。 全市现有饮用水源监测点位2个。为强化水质监测与预警机制,淡溪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大荆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实行24小时连续监测,对水温、PH值、浊度、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藻类、生物毒性等实时监测,实时掌握水质动态,数据实时向省监测中心传递。坚持对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例行性水质监测,每年累计投入监测人次达800多次,每次水样常规化验项目26项,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列入生态考核 市财政每年安排款项用于水源地所在镇街的生态创建。截至目前全市911个村已出现生态村258个。今年,我市17个镇(街)全面铺开,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有76个村完成温州市级生态村申报工作,申报数量居温州第一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已被列入生态镇街建设考核重要内容。 今年申报的76个行政村15个村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外,其余均有一处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截至目前,共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污水处理工程运行维护长效管理工作,每年定期督查,下达每个5000-10000元的运行维护补助。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确保垃圾不入水库。 通过开展“世界水日”、“6·5”世界环境日、“6·30”浙江生态日等活动,利用报刊、广播、楼宇视频广告等媒体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公益宣传,在乐清日报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宣传专栏,公开有关专项行动方案,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不定期组织市民监督团、环保监督员等民间力量对饮用水水源保护情况进行督查。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区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12369”热线24小时受理投诉举报。 市环保局在饮用水源地周边醒目位置安装多个宣传保护饮用水源的标牌。目前我市已投入20万元用于饮用水源保护界牌、界桩、警示牌、政府通告等标志的标准化维护管理。 推进重点项目 根据“一湖(库)一策”整治提升方案(2014-2016年),市环保局明年将继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收集工程,改造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中转设施,严厉打击非法捕鱼行为,劝阻垂钓、游泳、烧烤人员。明年将对淡溪水库取水口及其他人类活动频繁的一级保护区内设置隔离防护栏14公里,并在隔离防护栏上设置水源保护警示标志和宣传标语。开展一级保护区内加强型防护栏建设,完善道路警示标志,在事故易发弯道设置加强型防护栏建设12公里。在敏感区设置在线监控12个,建立水源地在线监控中心管理平台1个。 增设界碑、水源保护宣传牌和交通警示牌等,实现保护区内标志设置规范。增设水库采样点标志,为常规监测采样提供固定的点位。拆除一级保护区内现有与供水无关的建筑物4处,关闭4处,备案监管6处。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开展淡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宣传工作,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小区短信服务,形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良好氛围。 源头控制保供水 我市撑起饮用水源环境整治建设“保护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