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医师乱开药要被扣分 1年扣完12分不能给医保病人看病 A类 一次性扣12分 通过伪造医疗文书及有关资料、出具虚假医疗证明、办理虚假住院等方式,骗取医疗保险基金;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串通他人虚开门诊、住院票据套取医疗保险基金;被举报查实存在以医谋私,获取非法利益,严重侵害参保人员权益等8项。 B类 一次性扣6分 故意不核实患者身份,导致冒名住院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故意夸大、掩盖医疗事实,造成医疗保险基金较大损失等6项。 C类 一次性扣2分 使用其他医保医师服务编码开具医保处方;医疗收费与病历记录、医疗操作不符等6项。 D类 一次性扣1分 未按规定核验就诊人员身份,导致冒名门诊就医;拒绝配合上级相关行政部门及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监督检查等10项。 协议中规定,每位医师每个年度内设初始分值12分,分A、B、C、D四种违规类别进行扣分。积分扣完,医师将被注销医保服务编码,若一年度扣分未满12分,则次年自动续签服务协议,记分清零。若医师在协议年度内累计扣分达到6分的,医保经办机构会同定点医疗机构对相关医师进行约谈;累计扣分达到9-11分的,可中止执行其《医保医师服务协议》1-3个月;累计扣分达到12分或连续三年违规扣分达到9分以上,医保经办机构将与医保医师解除医保协议,情节严重者,可注销医保医师服务资格并取消服务编码。 制图 杨葳 12分 医保医师扣分类似于驾驶证扣分 ■记者 杨海虹 通讯员 何雯霞 昨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12月开始,我市近2000名医保定点医院的医保医师陆续签订《温州市医保医师服务协议》,协议中还引入类似交警部门对驾驶证记分的方法,实行医保医师积分累积考核,医保医生一旦在协议年度内被扣完12分,将不能给医保病人看病。 日前,我市各大定点医疗机构连日来都在进行医保医师信息采集工作。 “医保医师”是指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定点医疗机构注册执业,并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师。目前,我市拥有定点医保机构46家,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4万人,已取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资格的医师近2000人。 “开展这项工作,就是为了把监管触角从医疗机构向医务人员延伸,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中心主任李颖介绍,我市医保医师积分累计考核、准入和退出机制,主要从医师资格条件、服务协议、诚信档案、日常监管等多方面对医保医师进行管理。每位医师在浙江省内实行一人一码,不随执业地、执业范围、职称等变更而变更。没有签医保协议的医师,将无法获取服务编码,不能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与医师签订协议,对合理规范医师行为有着重要积极意义,可以净化医疗环境,对患者来说也是件好事。”市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季乐丹介绍,目前人民医院正在对符合资格的医师进行统计、申报,并建立信息档案,约有500名医师要签订医保医师协议。 一名姓王的医保医师说,现在大部分到医院就医的患者是医疗参保者,医保医师一旦违规操作12分被扣完了,就没有资格为参保病人开处方,医师接诊量就会大幅降低,对医生的工资待遇、职务职称晋升等都会有影响。 “有时一些参保病人看病时,会要求医师一次性多开些药,这让我们医生很为难。而现在有了违规扣分办法,我们跟病人解释时就有依据了。” 另一名姓周的参保医生说,虽然积分考核对医保医师的管理严格了,但通过扣分办法也让医师们有了具体操作规范,可以有效拒绝个别参保病人提出的一些违规要求。 管理部门:实行积分累计考核 医生:有利于拒绝违规要求 市民: 就诊更放心了 医保医生实行积分累计考核管理的方法,也引发市民关注。 家住柳市镇的陈先生认为这项工作开展得很有必要,可以约束医保医生的医疗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对患者来说看病更放心了。 在我市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刘女士认为,此举措也是对医疗保险基金的一种保护,约束医保医生不再开大处方、滥用检查等,避免医保资源的浪费。 另据了解,通过市级联网,医保经办机构将对“两定”机构发生的医疗费进行实时监控,参保人员如在就诊时发现医生有明显的过度检查、开大处方等现象都可拨打举报热线12333,或致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科(61886570)或医保中心(62581209)进行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