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治人心 保护母亲河 从我做起 每每在乐清日报上,在广播电台中,在电视上听到看到“五水共治”,总觉得离我们小学生很遥远。 12月6日早上,日报组织我们小记者去乐成一中听专家讲解如何保护母亲河,并到清淤现场目击清淤困难。让我们学生也了解“五水共治”,参与进来。 一大早,迎着冬季的寒意,漫步在金溪河畔,听着河水喃喃细语,不知不觉就到了乐成一中。早上的第一项议程是乐成街道办事处曾小林副主任给我们乐报小记者及乐成一中部分学生做关于“五水共治”的讲座。 曾主任告诉我们“五水共治”包括治污水、排涝水、防洪水、保供水和抓节水。乐成街道有三溪五河:金溪、银溪、潘湖溪、东运河、中运、乐濠河、马路渎河、乐琯运河。以前只知道乐清是“山海之城”,听到这里我知道了乐清还是“江南水乡”。 曾主任告诉我们潘湖溪已治理了20%,中运河估计已治理了65%,马路渎河治理了55%。今年以来河面保洁1360吨,卫生疤点612处,河边违章930平方,20余处。听到这里,我想起近段时间,长乐路口西运河边的有些建筑被拆了。当我走在河边时常常看到,一些工人叔叔开着船拿着网在河里打捞垃圾;有些工人叔叔用抽水机把河水抽光,清理河底淤泥。工人叔叔告诉我,冬季雨水少,清理河底淤泥正是时候,可是冬季工作时,很冷! 曾主任继续说,他们接下去准备治理东运河、中运河、乐濠河、马路渎河、潘湖溪,预计清出5万方淤泥,工人24小时轮班工作,可见政府对河流的治理力度是很大的。 早上的第二项议程是去金溪源头查看水源,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那里,源头的水清澈见底,还有几位老奶奶在洗衣服。沿着金溪观看清淤现场,工人叔叔正在辛苦地工作,我深深感到河流治理重要性,可是光靠治理还是不行,治理好了,如果继续破坏,一切辛苦就白费了,所以我们学生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不往河里扔垃圾,不往河流倒脏水,并劝告自己身边的人,控制我们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保护河流从我做起。 期待家乡乐清再现碧水,希望我们有一天可以在河里欢快的游泳。 建设路小学 五(3)班 夏依豆 作文选登 C hengzhang ■林丽思(乐成一中 九A班) 冬日的天空干净得恰似冬日的风,凛冽澄澈透明。金溪的水被抽干了。乐清人引以为傲的母亲河,露出了她贫瘠骇人的底,泥沙被杂乱地分散在河床上,有几只鸡在河床上跳走,偶尔呷啄几口残余的河水。 跟随一支精简的调查访问小组沿河走着,追溯金溪神秘且令人向往的源头。 意料之中的情况倏地映入眼帘:有位年长的妇人在河边洗衣服。洗衣粉素白的泡沫像是冬天绽放在枝头的白梅花,一片一片漂浮在淡绿色的河水上。我看了不禁联想到往日河面上漂浮着的白色塑料袋、废弃物,令人作呕的气息似乎粘住了空气中的每粒尘埃。 “阿婆,你有没有听说过‘五水共治’啊?”有一位同行的,圆头圆脑的男生,笑盈盈的,眯起了小眼睛,笑得像个弥勒佛,操着纯正的方言,不急不慢地问道。那洗衣服的妇人站了起来,满脸笑意,点头称是。我脸上的笑容就在刹那间凝固在了这冰凉刺骨的冬天。既然知道“五水共治”耗资庞大:费时费财费力,为何依旧我行我素,看看那些被放逐的洗衣粉泡沫,像是流浪的诗人,哀声不断。 我立在河边一块突兀的大石头上思前想后:山顶树木芃芃,山脚却没有溪水潺潺,真让人悲哀。莫名的心慌时,同伴将我拉向了另一侧,同样是老妇人,同样是洗衣服。我静静地站在旁边,还能嗅到一抹醉人的洗衣粉香。我上前,半蹲在这位鬓角已有些华发的妇人旁。 “阿婆,为什么要在这儿洗衣服呢?河水会变脏的啊。”我有些无奈,却还是任由溅起的水珠洒到我的裤腿上,压低身子尽量友好地问。“这水本来就脏。我再洗也没关系。再说了,所有人都在这洗,早上六点来洗的人更多呢!”阿婆回应了几句,继续将衣服抛入河中,浸湿,再提回岸边揉搓,动作十分娴熟。“可是政府已经开始清理了,你还在这洗,会更脏啊。”老妇人踌躇了片刻,给出了令人诧异的答案:“你们就是来看水的是吧?”是,我们来看看治污后水的新面貌,却发现比看天书、听天曲还难。但我没有回答,只是悻悻地走开了。 刹那间,我仿佛从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变成了一位局内人。耳畔不禁又响起讲座上曾主任的话:“五水共治是政府和干部的事,但贵在全民参与。”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年轻时就在河里洗衣,傍水而居,他们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无法理解排水治污的重要性与艰巨性。我以为,“五水共治”工程犹如一个淘米缸,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是米中各种各样的杂质,要将米淘洗干净,首先要淘去米中的杂质——釜底抽薪。 所以,五水共治首要治人心,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局内人。 局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