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 康复回社区 “双向转诊”缓解看病难 ■记者 蔡甜甜 近日,大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为林女士进行康复后的健康检查。“双向转诊原来这么方便,以后生病不会动不动跑大医院了。”林女士笑道。 基层首诊节省时间 两周前,林女士时常感觉腹痛难忍,家人带她前往大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在初步检查后,认为病情需要进一步检查,建议她转往市妇幼保健院。“现在去市区,排队挂号还要好久,怎么办呢?”林女士的家人正发愁的时候,社区医生告诉她,他们可以帮助林女士进行转诊。 医生打开市双向转诊网上平台,填写了上转单。没多久,林女士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上面有预约好的就诊时间、科室、医生信息等。 随后,林女士带着相关资料,前往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病情稳定后,市妇幼保健院将林女士资料重新通过双向转诊平台,转往她所在的大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林女士回社区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优化整合城乡医疗资源 “不用大荆、市区两头跑,方便许多。”林女士的家人说,以往,亲友生病,她们要探望的话,都要大老远跑到市区去,十分不方便。 “不少人有点小病小痛,都喜欢往大医院跑。”一位医生说,因为大家普遍都认为大医院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比较好。这是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而且,一味地追求大医院,舍近求远,反而会耽误病情。 “双向转诊实质上是由政府牵头对城乡医疗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一种医改方法。”市卫生局工作人员介绍,采用双向转诊制度,可以将小病分流到社区,降低小病的医疗费用,社区医院医疗资源闲置现象将得到改善。大医院由于康复期病人“压床” 造成的医疗资源紧缺矛盾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大病到大医院也不会因为人满为患,看不上病。社区群众遇到疑难重病以及原有疾病加重或出现复杂变化,可以通过“双向转诊”获得及时有效的保障,避免延误诊疗时机;大医院的住院病人在急性治疗稳定后,可以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后继康复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为其他急需住院的疑难危重病人创造了救治机会。大医院解决了人满为患的问题,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致力解决疑难重病。 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记者了解到,我市是省级分级诊疗试点县(市)之一。在开展双向转诊时,将采取分级管理、无缝对接、对口协作、慢病先行原则。 在推进双向诊疗工作中,我市将建立以病人利益为导向的分级诊疗工作机制,加强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工作管理,推进健康守门人制度形成,不断提升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探索医疗机构纵向联合协同机制。 患者 上级医院 小病首诊去社区医院 诊断后需要转院,社区医院将根据患者病情转诊上级医院 患者进入康复期,再转回社区医院治疗 社区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