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琴微)12月4日,乐清市人民政府委托浙江农林大学编制的《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在杭州通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科院院长陈剑平为组长的专家组的评审。 乐清是铁皮石斛的传统产区,是人工栽培与产品初加工规模最大的基地之一。截至2013年底,人工栽培面积达7000余亩,年加工“铁皮枫斗”300吨,实现产值12亿元。但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品种选育滞后、销售市场狭窄、产品深加工尚无实质性进展等共性问题,明显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乐清铁皮石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乐清市人民政府委托浙江农林大学编制了《乐清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根据规划,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起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品牌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全面实现铁皮石斛栽培品种良种化,生产基地规模化、规范化,建立健全生产质量管理可追溯体系,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到2020年,全市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培育产值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1-2家,产业产值超过50亿元。确定大荆、仙溪、淡溪、芙蓉、雁荡等作为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重点。 评审委员会认为,该规划的编制对乐清铁皮石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山(老)区农民增收致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乐清市委常委、副市长刘红祥参加评审会。 乐清铁皮石斛产业规划通过评审 2020年产值计划超5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