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 ■记者 陈海燕 通讯员 聂祥龙 昨天上午,在清江镇泗塘村,阳光洒在河道上,工人们有条不紊手持水枪,朝着河泥有力打去。该村3台吸泥泵同时开工,吸着淤泥。当下,在清江镇,“百日清淤大会战”正在金锣密鼓地进行。 10月初以来,清江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开展治水清淤百日大会战。将在100天时间内,完成32个项目109条河道共72公里的河道清淤工作。 截至12月2日,有29个项目已集体开工实施。目前,已完成清淤量19多万立方米,垃圾量0.6万立方米。 41台吸泥泵同时施工 11月26日上午,在清江镇永光村沙门塘河,两个工人穿着连体皮裤,手戴皮手套,站在河道中,手持水枪朝着水草喷射。“这些污泥很坚硬,只有强有力的水枪将其软化冲散,才能利用吸泥泵通过橡皮管道输送到农田进行平铺。”该镇治水清淤监督委员会成员赵谢军介绍。 “现在,我们村共有5条河道在清淤,已经完成两条。”该村村委会主任吴康银说,工人们按照一台机器5个人的配置24小时不停工作。 据清江镇农办统计,该镇目前有41台吸泥泵,82支水枪在同时施工。工人们24小时轮班作业,加班加点赶进度。 昨天,在清江镇泗塘村永福塘河,挖土机在挖机打堆场。 “我们11月开工后,两台机器在运作,为了追赶进度,增加了第三台机器,从村里接了2个电表,又从邻村鲤鱼山村接了1条电线,现在3台机器分段施工,每天清淤量达到900立方米左右。”清江镇泗塘村村委会主任夏德庆告诉记者,刚开工的时候,一天的清淤量仅为500立方米左右。 该村共有5.76公里的河道需要清理淤泥,目前永福塘河已经完成30%的工作量,前江家塘河已经完成50%的工作量。按照此进度,1月将完成清淤工作。 农户主动让租农田 在清江镇永光村,吸泥泵将淤泥通过管子灌输到农田,堆起来二三十公分的高度。 清江镇农办工作人员阮金雁告诉记者:“目前,清江镇的淤泥清理出来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灌输到农田,等来年翻耕,还有一种是建立一个堆场,集中堆积淤泥。” 吴康银说,多年前,河泥是农田肥料,后来,随着肥料的使用,渐渐淡出农民的视线。“如今,村里的河道已经近30年没有清淤了,农民非常支持,共提供了400亩农田用于堆淤泥。”吴康银说。 一名农户称,往年冬种油菜,一亩收入2000元左右,堆积淤泥对来年的水稻成长非常有利,产量可以提高,所以非常乐意放弃耕种。 “而且,出租农田清淤的,每亩还可获得收入600元的收入,既是给农田输入营养又有额外收入,多好的事情。”该农户笑呵呵地说。 昨天,清江镇泗塘村南浦新河开工,淤泥顺着吸泥泵缓缓打入堆积起来的占地30亩的堆场。“这里,原来是农户养蟹的,一年效益可观,不过,为了村里的清淤工程,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村委会主任夏庆德说。 在该镇,河道清淤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支持,农民主动出租农田。目前,该镇共租用农田1415亩,计划完成淤泥方量68万立方米,垃圾方量2万立方米,估算总投资1725万元。 多措并举确保1月中旬完工 清江镇根据制定好的治水清淤百日会战工作方案,对近三年未实施过清淤、河道淤泥较为严重的河道集中开展清淤,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做到一清到底,河床干净。同时,要根据工程任务的大小,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人员,大力推进项目实施进度。 10月份开工以后,该镇组织各村监督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部署,镇监委和各村监督小组同步跟进项目监督管理工作,每个村的老协、村干部、妇联组成小组每天到现场监工,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11月11日,30多名民兵配备清淤工具,加入河道清淤工作,营造了浓浓的宣传氛围。村民们纷纷称赞,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保护水环境,让河流保持美丽。 清江镇党委书记陈峰说:“目前,时间紧任务重,工程进度稍显缓慢,我们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优化工作质量。通过倒排计划、严格监管、严密部署、创新宣传等有力有效的举措全力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在明年1月份完成清淤工作。” 工人手持水枪喷射水草。赵谢军 摄。 督查组现场督察河道清淤工作。赵谢军 摄。 老协成员每天现场监督河道清淤。赵谢军 摄。 建好的堆场。赵谢军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