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胜(乐清市助残扶残协会会长):河流的污染主要来自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建筑垃圾等,这背后都是人在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河水清,除了做好截污纳管等硬件设施外,最重要的是人的自律。 治理河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人人参与。比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垃圾不入河;企业家在办企业的过程中,要做到工业污水不入河。只有大家都自觉爱护母亲河,河水才会慢慢变清。 市民监督员有话要说 10月29日,参与治水清淤的9名市民监督团成员,就目前的治水战役,谈了各自的看法。 周庆城(市人大常委、乐成街道民丰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市政府的治水决心和力度都非常大,且这次治水是多条河流同时开始,难度也非常大,光靠政府百日清淤大会战行动是不够的,必须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每个人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治水中,因为企业偷排、农村禽畜养殖污染以及居民生活污水直排,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成为河水水质反弹的“伤口”。 我们每个人都要来制止偷排、乱扔垃圾等行为,举报、揭发隐蔽多年的工业偷排,政府在清淤治理的同时,要接通最后1米管道,将所有尚未纳入二级管网的直排口尽快纳入管网。 谷祥延(乐清市第二中学):现在河水受污染、河床变厚,以前我挑过河泥,河泥是最好的有机肥,现在这些河泥不但不能当作肥料,连河水灌溉的农作物也可能会导致农产品的金属含量超标。这次利用清淤的机会,一定要查污染源,居民的排污是否已纳入二级管道,要看看企业的排污口是否存在暗道?要发动村民、村老协会员参与到这次治水中,相信通过政府主抓,村民参与,我们的目标就会达到。 胡海亚(雁荡山啤酒有限公司市场副总监):以前,看到河面停着船,船上机器轰隆隆地运作,一直以为这是在挖沙,破坏河道环境,特别是噪声还这么大,心里意见挺大的。看过现场,听过介绍,真正了解这是在干什么,也算是解了我的一个疑惑。这种通过机械运作,将淤泥直接送到胜利塘的方法比较先进,省去了中途工程车运输的环节,避免出现滴漏撒再次污染环境。同时,淤泥堆积在胜利塘,起到填方的作用,这样的处理比较科学,足见政府在当前清淤中的一些做法是比较有远见的。我会把今天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身边的亲戚朋友,发送微信、微博等,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情况,避免误解,鼓励大家为治水贡献力量。 周朝泉(城南街道清远社区党总支书记):看过这些地方,我觉得治水清淤全民动员这方面的氛围还是不够,有所欠缺。不久前,市里开过治水清淤百日大会战的现场会,我也在场。当时的场景很热烈,村里的老人,企业的员工等,有的在捡垃圾,有的抢着铁锹拨开淤泥,有的送茶递水……大家都在忙乎着清淤,那样才叫全民发动。现在看看,虽然清淤一直在做,但是全民参与清淤的场面没了,好的劲头没有保持下去。我认为,还是要继续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社区的发动,感觉这方面的动员还不是很充分。 潘志(浙江红番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次给我的感觉是,真正动起来了。以前虽然也有在做河道清淤整治工作,却是隔靴搔痒,动静不大。不像这一次,社会各方面都在行动,很鼓舞人。对治水,我提三点建议吧,一是清淤的工程量和质量必须要过关,这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团队去参与监督,政府部门要制定准确的标准去衡量。二就是要有实效,比如后所菜场旁的那条河流,前一段时间也在治理,仍然是那么脏臭,一点效果都没有,大家意见很大。治水要让人看到一些效果,大家才会有信心。另外,要注意安全,一些村里在给清淤工具配电时电线拉得很杂乱,这需要小心。 潘冬姑(乐成街道文化站 小品演员):很多人倒垃圾喜欢直接倒在河里,好像这样看不到就干净了,倒在地上会发臭反而觉得脏,这样的观念是非常错误的。现在我们河流的污染大部分就是因为人们乱倒垃圾、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造成。 除了加大对污染河流的治理外,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人都参与保护母亲河。最好从娃娃就抓起,培养环保意识。学校要多策划组织一些保护河流的环保活动,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如通过带孩子们参观清澈河流与污染河流的对比,让孩子们知道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方晓敏(乐清市老年大学):看了清淤现场,感触很大,清淤船吸取污泥后,竟然能运输到胜利塘。这说明政府的投资之大、治水决心之大。水是生命之本,政府重视治水,是人民的福气。 不过,清淤之后,截污纳管要马上跟上才行。如果截污纳管跟不上,前期的工作就等于零了。另外,大河治理了,小河也要治理好,分区、分片、责任到人。还要动员广大市民参与到治水治河中来,至少从自身做起,做到日常生活垃圾不入河。 … … 水边微语 zhishui 人人有责举报偷排 治水没有旁观者 定要查清污染源 让更多人了解治水 治水干劲不能松懈 让更多团队参与监督 截污纳管得跟进 河清水秀源于人自律 保护河流从娃娃抓起 柯福堂(城东街道环卫处主任):今年政府治水的力度很大,也很受老百姓欢迎,我们要将治水作为一个长期的行为,将治水工作宣传到每家每户,还有比如用公开信、倡议书或村民公约等形式来宣传,可以发动学生来做小宣传员,带动家长,全家参与治水。每个人在污染问题上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不排污水、不往河里扔垃圾。治水面前,没有旁观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