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益和 近日,在盐盆街道盐城社区“三社联动”试点项目社区居民代表表决现场会上,盐城社区志愿者协会的“圆梦学堂”妇女成长计划项目、盐城社区手牵手社会工作室的“双桨小船儿”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都获得了社区居民代表的全票通过,进展顺利。 日前,盐城社区“圆梦学堂”妇女成长计划首先启动,70余名妇女在课堂上,接受志愿者老师王丽琼的培训,通过脱盲学习,以帮助一部分农村妇女能够实现学字、识字的愿望。盐城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圆梦学堂”妇女成长计划项目组负责人介绍:整个妇女成长计划包括脱盲系列活动,然后搞一些圆桌活动、巾帼护河公益活动、厨艺提高学习活动等等,带领妇女打造一支有特色的自强、自信、自立的队伍。 盐城社区手牵手社会工作室的“双桨小船儿”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活动有:聘请专业督导人员对项目的前期培训、青少年犯罪评审观摩、青少年“微心愿”认领、“双桨小船儿”青少年周末时光、项目中期督导、“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讲座。 盐城社区手牵手社会工作室负责人介绍:“盐盆新居民子女和留守儿童比较多,我们就想到整合其中一部分的生源,通过召集志愿者,来为这些青少年更好地打造比较完整、快乐的暑期生活和周末生活服务。 居民代表叶志友说:“这两个项目都很好,实施起来对妇女和青少年都有很大的帮助。”居民代表王步云说:“这是一项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它能引领青少年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妇女通过文化学习以后,能从家庭当中解放出来,参与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很深得人心。” 据了解,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是社会治理中最基础的元素,为探索“三社联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和模式,今年8月份,温州市和我市民政部门选择我市条件比较好的盐盆街道盐城社区开展“圆梦学堂”妇女成长、“双桨小船儿”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两个“三社联动”项目的试点,目前,试点项目都已完成前期的调查、编制、以及活动的开展等工作。 “三社联动”试点项目主要是试点社区结合实际,清理出可转移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和事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形式,将相关事项转移委托给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由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向社区特定群体提供相应服务,从而壮大社会福利制度的发送体系,真正发挥“三社联动”的社会治理功能。 市民政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开展“三社联动”项目试点,主要是探索建立社区民主协商机制,探索镇(街道)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内容和方式,探索社区服务项目运作流程,探索建立嵌入式社会工作模式,探索建立社会工作项目督导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项目评估验收机制。开展“三社联动”,主要是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强化基层民政在基层社会建设中的基础、基本主体、基层力量作用,着力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 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 盐城社区 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社工培训。 王丽旦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