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勤练书法 创作4米长卷《长恨歌》 本报讯(记者 杨海虹)展开长卷,满篇线条粗细亦行亦草的文字跃然纸上,夺人视线,赏心悦目。昨日,家住柳市镇的76岁老人陈明辉向记者展示了他精心出册的4米长卷书法小集《长恨歌》。 陈明辉老人出生于柳市镇黄华北山村,曾在翁垟、黄华等中学执教二十多年,现为乐清市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会长。他年轻时就爱好书法和文艺创作,退休后更是勤练书法,每年春节前夕,他还义务给左邻右舍的村民写春联,受到大家的欢迎。 “上初中时,一次偶然我看到白居易的《长恨歌》,当时就被吸引了,全文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虽然篇幅较长,却能倒背如流。”陈明辉老人笑说,近年来,他迷上了京剧,每当看到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和《长生殿》,他就想起白居易的《长恨歌》。兴致来时,凭着儿时的记忆和对书法的一点爱好,铺纸溶墨,挥毫《长恨歌》。 翻开书卷,记者看到《长恨歌》全诗120,共840个字,对于一位年过七旬的书法爱好者来说,一口气写完并非易事。他说一般需要半天功夫写完全篇,有时碰上一些字他不知道怎么书写,就对照《书法字典》一个个查找临摹。 因年事已高,每当陈明辉静下心来书写时,往往前面写得顺畅有力道,后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我写《长恨歌》时,最担心有人来做客或来电话。”陈明辉笑说,写书法也讲究专注,一旦被打扰再提笔续写时,前后字体就会两样。虽然一站就是三个多小时有些吃力,但每当写好全篇时,顿感墨韵氤氲书房,心神愉悦爽朗,因此不管是炎热的盛夏,还是寒冷的冬天,他每天都坚持刻苦练习,写书法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件不可或缺的事。 陈明辉有个习惯,写好的字都舍不得扔掉,一张张叠起来。2013年春节期间,和他一样爱好书法的几位朋友来家中做客,当大家在书房里看到他写得六十多幅成叠的《长恨歌》书法作品时,连连称赞,还鼓励他装裱出册。 “起初觉得这样不妥,因为我写的字是非草非行的大杂烩,虽为长卷,但也谈不上有浑然一体的感觉,担心出书后被人笑话。”陈明辉认真地说,可后来又转念一想,觉得好友们的鼓励也不无道理,自己已经75岁了,作为一名普通爱好书法的老教师如果出一册小集,不请名家名人作序,仅奉送亲朋好友及赠与晚辈留作纪念,也算是一件美事,于是决心出书。 “从筹备到完成,历时近半年,我一共印刷了800册,现在都分送完了,但还有许多人跟我要。”陈明辉乐呵呵地说道,练书法不仅让他找到了乐趣,也修养了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