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海虹 通讯员 薛焰 划定停车泊位、设置车辆减速带、增设禁令标志……连日来,出入市区双雁小区的市民会看到,多名施工人员在小区内施划崭新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昨日,记者获悉,交警部门正在对双雁小区实施“小手术”,通过交通“微循环”来治疗“肠梗阻”,缓解小区内行车、停车难题。 老小区行车难停车难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市汽车数量也随之增多,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行车难、停车难”等热点问题。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居民小区,往往都没有考虑建设配套停车设施,内部道路也以人行慢道为主,更显得内部交通组织混乱,停车位难求,出入容易受阻。 建于1996年的双雁小区隶属于乐成街道办事处,南临双雁路、北靠晨沐路、东临旭阳路、西接金茂大厦,小区内共有22幢楼,530户居民,居住人口达1400余人,拥有550余辆私家车。 该小区出入口有三个,分别在双雁路(南大门)、晨沐路(北大门)、旭阳路(东大门),其中南北大门与金茂大厦共同出入,乐清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小区南大门共同出入。内有幼儿园一所,学生约200多人。小区内部道路宽度为4-6米,东西向道路两条,南北向道路3条,小区内现有路边停车泊位60个,没有任何交通标志和标线。 “回家最后这段路有时挺堵的,一旦迟点回家,就很难找到停车位,”家住双雁小区的陈先生说道,小区私家车多而道路不宽,加上小区位于乐清繁华路段,上下班高峰时段经常会堵塞。 也有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小区是完全开放的,除了住户停车外,小区外的很多车辆也来这里找车位。因为停车、行车而造成的争执时有发生。 开出“微循环”治堵良方 “启用交通微循环,可达到通行效率提高的目的。”据一名交警介绍,交通微循环是指主干道网络以外的小区、窄巷、小街以及便道等,这些地方往往路窄、交通形式复杂,通过疏通微循环网络,可以达到对于干道网络分流的目的。 据悉,为切实解决市区双雁小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市交警部门在开展前期内部道路、停车设施、私家车拥有量、居民意见、物业意见等小区基本情况调查后,针对双雁小区实际,结合小区周边道路情况,科学、合理地试行三大交通管理措施。 首先是完善小区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已对市区晨沐路实行东向西单行,市区旭阳路(双雁-晨沐路段)实行中央物理隔离,双雁路小区南大门处施划人行横道线,门口两侧增加减速设施;其次是改进小区内部交通组织,规范内部停车泊位和车辆通行流向;第三是增设交通安全设施,在小区内增设相应禁令、指示标志和地理标线、导向箭头,施划停车泊位。 “在近期施划标线、停车泊位期间,如需挪车,希望市民给予理解、配合,确保施工顺利推进。”工作人员介绍,双雁小区施划交通标线需一些时间,完工后,市民出入双雁小区要注意路面标线和交通标牌提示出行,让小区环境变得整洁、有序。 我市首次试行小区交通“微循环” 治疗双雁小区“肠梗阻” 东门 北门 南门 晨沐路单行道 双雁路 旭阳路 建设隔离带 增加人行道和减速设施 制图:李培培 停车泊位 地理标线 导向箭头 指示标线 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