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院开展“集中腾空月”活动 石马南村一抵押拍卖房被强制腾空 本报讯(通讯员 纪承伟)10月16日上午,市人民法院对拒不搬出已拍卖房子的执行案件被申请人进行强制执行,经过三个小时的搬运,被拍卖房子终于腾空,及时交给买受人。 该腾空的房屋位于城南街道石马南村,原屋主是朱某、张某母子俩。2011年12月1日,朱某母子与中国建设银行乐清支行签订了一份《个人助业借款合同》,向银行借款250万元,借期两年,同时约定朱某母子以其坐落在石马南村的房产作为抵押担保,并经房地产管理局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到期后,朱某母子无力偿还,被建设银行起诉。法院判决朱某母子偿还建设银行欠款及利息,如逾期不还,法院将依法拍卖或变卖担保的房产。 后朱某母子没有履行生效判决,法院依法将该抵押房产进行网络司法拍卖。今年2月11日,该房子司法网拍成功,以275万元成交。法院在六个月宽限期满后,向被执行人送达了强制迁出房屋公告,其间还找他们谈话,但朱某母子置若罔闻,并未如期搬离。法院遂决定予以强制腾空。 为搞好此次强制腾空工作,保证执行工作公开透明,市法院还邀请两名人大代表和电视台记者亲临现场,予以见证监督。经过三个小时的努力,该房腾空完毕。 近年随着执行案件,尤其是金融案件的增多,房产、厂房交付司法拍卖也增多,拍卖成交后,大部分案件被执行人均能主动腾空搬离,但也有部分被执行人不愿搬离,甚至阻碍腾空,极大影响了司法公信。为有效震慑这种不诚信行为,市法院决定开展“集中腾空月”活动,一方面通过采取协调、罚款、拘留,必要时要求供电、供水部门以停电、停水等措施督促被执行人自行腾退,另一方面对几宗影响较大的案件进行集中现场强制腾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