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时评
3  4  
三少女
玩“失踪”
理性看待县域经济电子商务热潮
让更多小微企业
来“点旺”信息产业
哄抢菊花
“不系安全带”亟需认知重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少女
玩“失踪”
2014-10-13

    140字

    S

    hiping

    @蜀越人Hugo:为人民警察为民解忧点赞,为三少女勇敢闯世界的精神鼓掌!为当今社会治安状况唱衰!为足浴老板收留三少女并报警点歌!为当今用工状况、收容童工担忧。

    灰常震精:孩子为什么要出走?这才是问题的根源,不然这次找回来还有下次,这个找到了那个又出走了!

    @阅青爱好者:上海媒体的报道,细节上与本地媒体有些不同——“他们说,他们的孩子也不见了,留了两封信说去上海打工。”在信上,小丽反复提及母亲工作辛苦,家境贫困,她希望在上海打工,多赚些钱供弟弟读书,改善全家人生活。

    @阅青爱好者:抛开少女离家出走的是与非不谈,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公安部门,无论是乐清市、浙江省还是上海市,能够在茫茫人海中如此快速地找到这三个女孩,显示出很强的“治理能力”。看来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更主要的问题不是提升治理能力,而是建立健全与现代政治文明发展大势相应的治理体系。

    本期栏目特邀主持 @晨昏暮省

    三少女

    玩“失踪”

    微博背景:10月4日,13岁的黄娉与同班同学杨丽蓓、简平离家出走,留下字条称前往上海。3名女孩的命运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幸好,上海闵行区一商铺的老板收留了她们。昨晚,3名女孩回到了各自家里。(10月10日《乐清日报》)

    @徐剑锋:孩子“失联”反衬家庭教育“失真”。这个问题有两个指向:一方面说明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处得很糟糕,另一方面则表明对孩子的了解不多、尊重不够、交流不畅,有些以爱为名的“伤害”更为隐性、更具杀伤力。

    @和你吹风:都说打骂出来的孩子叛逆,家长真心要抽时间和孩子多多沟通交流,掌握小孩青春期心理,正确引导,帮助孩子顺利成长。

    @yq蕉下听雨:典型的青春期叛逆行为。这些小女孩涉世未深,自以为是,在幼稚想法的支配下,表现异常在所难免, 不足为怪! 所幸三少女遇上了好人安然无恙,当然随着她们成长,对发生在今天的蠢事会后悔不已的。

    @城市中的余:这是孩子们的叛逆心理在作祟,学业压力大,产生厌学情绪,缺少和家长的沟通以及父母的理解,导致了孩子们走错了这一步。希望孩子们以学业为重,毕竟你们还太嫩。

    @胡律师不加V:就因为被父母打了一顿你就离家出走,顺带还拐跑了两个同学?看看你们失联后父母焦虑的模样吧。养儿方知父母恩,别因为一点小事,就搞离家出走,搞人间蒸发。父母关爱你们的方式,可能就是严厉!

    @乐清阿凯:估计,这三名学生会产生这样叛逆的想法,是看芒果台节目害的。也许经历过这次事件后,她们会更加珍惜时光,立足学习,老实本分地做一个学生。

    反衬

    家庭教育“失真”

    @晨昏暮省: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对你的翅膀要求越来越高,还是练好了翅膀再飞吧。

    @九道馗:上海什么时候成了这么多人为之惶恐、为之不安、为之忐忑的真“魔都”?四五十年前,穿着绿军装、戴着红袖章,同样的十三四岁小鬼,一分钱没带,都敢千里迢迢去北京。这倒不是说赞成这种冒失的失踪,个人只是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治安、我们的孩子,这么不自信?

    @桃源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少未成年少女们过早地离开父母从乡村到城市,在一个个陌生城市打拼,这曾经是“变动中国”的一股美丽梦想潮。如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什么花季少女打工失踪的报道,有的甚至惨遭杀害、强奸;我们不禁要问,时光在进步,“变动中国”的环境是不是也跟着进步?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漂泊了?

    这个年代是否

    不适合漂泊了

    显示出很强的

    治理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4 三少女
玩“失踪”
2014-1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