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文化周刊
3  4  
越剧《章纶》的前世今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越剧《章纶》的前世今生
2014-10-11

    2012年下半年,《章纶》进行了新一轮加工,进行精雕细琢,于当年10月24日,在第四届温州艺术节暨第十二届戏剧节亮相。当届戏剧节共有18台演出,其中包括了瓯剧巨制《东瓯王》、在第五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的《金印记》、温州越剧团的青春版《拜月记》、青少年喜爱的木偶剧《知县与轿夫》等。《章纶》在评比中获得优秀新剧目奖。饰演章纶的李美凤获得高则诚表演奖,饰演朱玉凤的周妙利获得优秀表演奖。

    2013年11月,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在杭州举行,来自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剧团和艺术院校的42台新剧目参评,31台新剧目入选决赛。《章纶》入选决赛后,再次对该剧进行排练和打磨,并加入一些新鲜元素。比赛结束后,《章纶》获得新剧目奖,主演李美凤、周妙利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2014年9月,《章纶》入选中国越剧艺术节,主创人员十分重视,调整修改,剧目的时长也从2小时30分压缩为2小时15分钟,剧情更加紧凑生动。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展演中心负责人陈国进介绍,这样的时长在参赛作品中比较适宜,因改动较大,所以对剧中细节和链接部分的音乐、唱腔、动作都进行了改编,“如有一场戏中就加入了六名喜婆的角色,有一场戏的龙屏布景新做,雁荡山的整体喷绘也选择了更好的角度重新制作,灯光设备从杭州调取。”陈国进说,为冲刺中国越剧艺术节,《章纶》的主创人员从7月开始新一轮排练。

    我市高度重视这次赛事,乐清市文广新局给予极大的关注,该局局长陈绍鲁、副局长虞维克从上半年的剧本加工讨论会到十月份的新彩排,几乎全程参与打磨精品过程。温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柳升高更是三次到乐清指导。

    据悉,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将于10月12日至28日在温州举行,作为唯一永久落户浙江的国家级艺术节,期间将举办一系列艺术活动,来自全国知名越剧团体将带来19台剧目参赛,5台剧目参演。作为分会场,乐清剧院经过重新装修,将迎来4台大戏的演出。

    2011年12月27日,《章纶》献演乐清党代会,在乐清剧院首次公演,剧院内座无虚席。奇秀雁荡山的舞台布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令人沉醉的越剧音韵让观众随着剧情而感动,不少人在看戏时,感动地流下热泪。

    2012年1月,《章纶》在乐清“两会”期间献演,许多观众慕名而来,不少人已是第二次观看。叶佩佩是一名二十出头的上班族,盯着舞台看得入迷,她说:“好美的一台戏!而且有很多乐清元素,有熟悉的雁荡山自然景观和乐清的人文景观。很有创新和特色,舞台手法清新,富有现代气息,能吸引年轻观众。”

    2013年1月,乐清市委市政府艺术团慰问在川乐清人,《章纶》在绵阳、德阳、成都、西昌连演4场,场场爆满,受到观众热捧。在绵阳从事IT行业的东方乐与几位戏迷坐火车赶到成都看戏,他激动地说:“这台戏太美了,无论是故事还是音乐和舞美,都美得让人心醉。”

    成都的刘女士看了戏后,激动不已,特地买了十多束鲜花,一一献给演员们。乐清市四川商会会长李先锋说:“真没想到,乐清的越剧团在四川演《章纶》,会这么轰动!”在西昌谢幕时,演员们谢幕十多分钟,可观众们还舍不得离去。

    2013年9月,乐清举办章纶诞辰600周年纪念活动,越剧《章纶》回到章纶故乡仙溪南閤村献演,演出现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场外堵车一个多小时,不少多次看过这台戏的观众再次慕名而来,没有位置就站着看,一些观众甚至被挤到了台上,还有些人实在挤不进去,便坐在门外听完整台戏。《章纶》再次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屡获佳绩

    观众热捧

    《章纶》第一场剧照。

    《章纶》第三场剧照

    越剧《章纶》的前世今生

    ■记者 郑露露  文 刘言勇 摄

    为了迎接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的到来,近日,乐清作为分会场及参赛城市,成立了艺术节活动小组,副市长方青担任组长,对艺术节相关工作做了细致部署。

    “十一”期间,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展演中心(原乐清越剧团)的演职员们在乐清剧院进行了一周的封闭式彩排。10月6日晚带妆联排,焕然一新的《章纶》得到了到场观摩的省内专家一致好评。

    经过重新编排的越剧《章纶》,将于10月19日在乐清剧院上演,参赛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

    作为首部由乐清人编剧、乐清剧团演出的乐清历史文化名人大戏,同时也作为乐清市重点打造的文化精品工程项目,《章纶》自开排以来便颇受关注。无论是剧院演出还是送戏下乡又或是跨省献演,均受到热捧,并且屡获大奖,金杯和口碑双丰收。

    章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乐清仙溪人,明正统四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酷爱诗文,一生清正廉洁,忠贞爱国,其高尚的道德风范、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乐清人文的一支奇葩。

    舞台上, 仙溪书生章纶赴考途中投宿雁荡朱府,凭才德赢得了朱家大小姐朱玉凤的芳心,两人订亲。章纶中进士,朝堂上冒死忠谏,被打入天牢。数载牢狱生涯后,朝廷政变,章纶沉冤昭雪,迎娶朱玉凤……

    《章纶》的编剧是乐清市文联副主席、 乐清日报民生社会部主任汤琴,其根据章纶生平主要史实创作而成越剧《章纶》,真实生动描摹出章纶不同凡响的人生和品格,同时又合理想像,赋予戏剧的生动特质,尤其是剧中所展现的章纶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与章纶的人生轨迹相辅相成,产生铁骨柔情的奇特效果。

    2011年6月底,《章纶》剧本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戏剧界知名专家顾天高、周冠筠、包朝赞等认为,该剧故事生动曲折,情感流畅深厚,用现代手法表现传统人物,充满时代气息。

    该剧唱腔设计陈钧是上海越剧院著名作曲家、唱腔设计师,他看完剧本后,赞《章纶》传奇式的剧情,是难得的一部较好的原创本,整个唱腔创作过程他沉浸其喜怒哀乐中。他说,像章纶这样的人现在不多,被视为戆人,对提倡道德回归有着积极的意义。

    导演何双林是上海著名导演,导戏时总是被剧中的人物深深打动,主人公章纶更是让他无法平静:“人都说他戆,我却很为这个人物感动,剧中的‘三不四信’我认为是这个人物的精魂所在。”何导说,对待爱情,章纶非中不娶、非凤不婚、非死不弃;处世为人,他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一生清正,爱国忠贞。而乐清本地名人登上舞台,传达这种人文精神,意义匪浅。

    “为了使剧情更加精彩,这三年间,编剧汤琴修改剧本不下十次,单今年准备冲刺中国越剧艺术节,剧本就修改了三四次,且改动幅度较大。”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展演中心负责人陈国进介绍,今年5月,专家组召开《章纶》加工研讨会,对情节、舞台、服装等方面给予宝贵意见。汤琴在剧本中加入了诸多乐清习俗等内容,让整台剧目更有特色风情。

    剧本修改后,陈钧对唱腔和音乐重新设计,导演何双林也再次来到乐清排演,演员为此排练数月。剧中的舞美、服装、灯光等全面升级,使得《章纶》在舞台上焕发全新风采。

    幽静的山林里,雁荡夫妻峰伫立在迷蒙的云雾中,婉转的笛子吹出乐清民歌《对鸟》的旋律,鸟鸣声声入耳。这是越剧《章纶》开幕前的序曲。

    越剧《章纶》融入了大量乐清本土元素,整出戏展现清新唯美风格,让观众眼前一亮,观看时能感受到明显的地域特色,又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所深深吸引。

    《章纶》的音乐设计为作曲家陈国良,谱曲时,他将乐清民歌《对鸟》和雁荡山歌等元素运用于全剧中。舞美设计黄永碤是厦门市台湾戏剧研究所所长,他为该剧设计了山清水秀的雁荡山布景,让观众一下子就能融入熟悉而美丽的环境中。整个舞美,夫妻峰贯穿始终,与剧中人的坚贞爱情相互辉映,营造绝美的意境。

    章纶的扮演者李美凤,鉴于人物耿直、忠义诚信的鲜明个性,采用了“范派”唱腔。范派唱腔朴素大方,咬字坚实,带有男性气质、阳刚之美,能较好地体现章纶的“戆”。扮演章纶妻子朱玉凤的周妙利,唱腔为“傅派”,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细腻有神。

    熟知越剧的戏迷们都知道,范傅派的经典之作是《梁祝》,《章纶》采用的也是这两种唱腔的经典搭配,“范派”、“傅派”的唱腔风格鲜明,与主人公章纶朱玉凤的个性融合自然,剧中清词丽句更是耐人寻味。此外剧中还有吕派、王派、张派、尹派等唱腔,让观众在一台戏中欣赏到了各种越剧流派的魅力。

    “戏中场景转换、演员表演采用了写意手法,运用新戏剧的理念,突出传统戏剧的现代感和创新。”导演何双林介绍,《章纶》中的爱情故事,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创新的现代元素、精美的制作,清新唯美的《章纶》不仅受到中老年观众的喜爱,也赢得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心。

    几经打磨

    清新之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化周刊 00003 越剧《章纶》的前世今生 2014-1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