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J iefang 孩子 小心“坏叔叔” 儿童遭性侵害 熟人作案占八成 告诉孩子身体是属于自己的,如果有人触摸你的身体,使你感到害怕、滑稽或惊讶,一定要告诉家长。 幼儿期: 不同年龄段预防性侵害要点 当孩子不想被其他人接触身体时,应该明确告诉他人。如果有人触摸后让你保守秘密,一定要告诉家长。 学前儿童: 没人可随意触摸隐私部位,除非是健康原因或清洁身体。如果有人乱摸,要告诉父母、老师等其他成年人。 5-8岁: 大多数性侵害包括欺骗、恐吓或暴力。有些人利用互联网欺骗孩子,网聊要当心。 9-12岁: 没有人可以强迫别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性行为,性侵扰可能发生在多种场所。 12-18岁: 未成年人防性侵四大误区 儿童性侵害大多发生在偏远地区。 事实: 大量性侵害事件发生在大中城市,并无地域差异。 误区一: 女孩需要学习保护自己,男孩不需要。 男孩和女孩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 误区二: 只要教孩子保护自己某些身体部位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建立与他人的边界,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如跟孩 子说当别人对自己的身体提出什么要求或者行为时,不要言听计从。 误区三: 不让孩子与陌生人接触就安全了。 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中,70%-80%是熟人作案,对熟人的警惕很有必要。 误区四: 事实: 事实: 事实: 2008-2013年,市检察院受理85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均已判决),其中52件案件被害人是未满14周岁的幼女,占了六成,年龄最小的仅2周岁。 其中,熟人作案占80%以上。熟人包括邻居、亲戚、小区保安、学校教师、同学等。 8月25日,市妇联、市检察院组织相关人员与专家,到淡溪镇黄塘文化礼堂作“如何防性侵”专题讲座。来自该镇溪北、溪南社区的160余名家长与孩子听得十分认真。据悉,这是我市首次“父母课堂”进社区进行“防性侵”专题宣传活动。图为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防性侵”宣传资料。 记者 刘荣燕 摄 ■记者 刘荣燕 通讯员 陈玮莉 金吟吟 市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副科长朱孟秋: 监护人防性侵意识不强、监管不到位是低龄幼儿被性侵的主要原因。一些监护人忙于他事,放任孩子在邻居、自家院子、附近公园玩,给一些心怀不轨的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不仅是女孩,男孩遭性侵也有,在我市曾发生过两起猥亵男童的案件。 温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性心理(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温州医科大学副教授林巧: 大多孩子对周边的熟人没有防范心理,但儿童遭性侵,大多是熟人作案。因此,家长注意指引孩子了解哪些行为涉及性侵、异性交往的边界在哪里,让孩子从小培养性防卫意识。外出时,一定要告知单独在家的孩子不要给熟人开门,以免给心怀鬼胎的人可乘之机。 孩子尽量不要和父母以外的成年人单处一室,不能随便跟随他人到僻静处、娱乐场所等危险地带。稍大点的女孩要注重一些行为礼仪,坐下来的时候注意坐姿,避免走光等,因为有时候不经意的动作会刺激别人“犯罪”。 专家说法:就算熟人也要防范 背景数据:幼女性侵案占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