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柳言
3  4  
农田里的“父子兵”
微言微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田里的“父子兵”
“从15岁开始,每年暑假他都跟我干活!”
2014-08-20

    手机故事

    农田里的“父子兵”

    “从15岁开始,每年暑假他都跟我干活!”

    上周三下午3时许,摄友团来到象山村一带的农田,55岁的董芹有带摄友去看他承包的农田。他说,连续21年,在柳市承包农田,他把青春都挥洒在这片土地上。今年他承包了180多亩农田,十多天前,开始插晚稻,现在基本完工,但还有很多杂活需要人帮忙。

    董芹有的儿子董金杰穿着沾满泥土的长筒皮靴,坐在床沿(农场内供午间休息的床)上玩手机,等待父亲给他派活。他说,自己今年20岁,在江苏昆山上大学,每年暑假,他都会到父亲的农场帮忙,收割、插秧、驾驶农机,他都会。站在一旁董芹有夫妇脸上笑开了花,董芹有说:“儿子很听话,从15岁开始,他每年暑假都跟我干活,没嫌脏,也没喊累。现在,他可是全面掌握了种田技术。”

    董芹有虽然目不识字,但他的农场里有不少高科技的农具,如收割机、插秧机、犁田机。“这台犁田机刚买不久,速度比老机器快三倍,非常好用。”董芹有说,他对最新的种植技术很感兴趣,但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学习新技术只能靠口传和下田实践,儿子却不同,是个大学生,学得很快。他希望儿子能掌握高新种植技术,大学毕业后,在农场里引进高新科技,建设现代化农场。“当然这要看他个人意愿。”

    站在农田旁的董芹有看到不远处的一块农田里有些杂物,他大喊道:“儿子,跟我一起下田。”在玩微信的董金杰立马放下手机,与父亲一同下田捡拾杂物。

    ■冯晓明 郑柏洪文/摄

    “我在采风时碰到一个永嘉人,他在柳市承包了近200亩田种水稻,今年夏天,他儿子放假在家帮他一起插晚稻,这样的大学生太少了,必须表扬。”——手机故事活跃分子“冰姐”

    董芹有父子一同干农活。

    以上图为董芹有干农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柳言 00013 农田里的“父子兵” 2014-8-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