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 浓浓情 柳市刘宅凉亭提供免费爱心早餐 一碗碗粥早早盛好。 忙碌的爱心人士。 来爱心驿站吃早餐的人很多。 ■记者 郑剑佩 文\摄 昨日4时多,位于104国道柳市镇刘宅村的凉亭里飘出了阵阵米粥香味。刘宅村老人协会会长刘日元和村民刘达松揭开锅盖,给锅里的绿豆粥降温。 20多年来,刘宅凉亭每年坚持给周边路人免费提供茶水,如今,这个凉亭又多了一项公益活动,即免费提供爱心早餐。 凌晨两三点开始忙碌 2时多,刘日元和刘达松匆忙的身影在路灯下被拉得很长,两人沿着笔直的道路走向村口的凉亭,麻利地烧茶、淘米煮粥,为爱心早餐做准备。 2个小时后,两锅凉茶出锅,热气腾腾,3锅绿豆粥在空气中飘散着稻花香。没一会,村民刘仁花和郑祥钗来到凉亭帮忙。6时不到,没等他们手里的活忙完,吃早餐的人陆续到来。 “老秦,来来来,你坐前面吃。”刘日元将老秦扶到最前面的矮凳上坐下,顺手递上一个咸鸭蛋,郑祥钗则端上一碗绿豆粥。这时,天空飘起毛毛细雨,刘日元摇动把手,一个两米宽的雨篷打开挡住了细雨。 爱心早餐开饭时间安排在6时30分,但不少人都提早过来,有些甚至5时30分就来了。为此,刘日元等人都会事先将米粥盛在碗里。当天的主食是绿豆粥,配菜有咸鸭蛋和榨菜。 来吃粥的越来越多 6时多,6张桌子坐满了人。 江西的张先生和妻子坐在第三桌吃早餐,拉着家常。张先生是刘宅村的一名医生,住在村里已13年。算上当天的早餐,张先生一家已在爱心早餐点吃了一个月。 “以前都在家里吃,爱心早餐办起来后,我和爱人都在这里吃了。”张先生说,“我老婆在附近企业上班,有时候起床晚了,就顾不上做早饭,现在天天有早饭吃了。”临走前,张先生从桌底下拿出一个水壶,提着从凉亭里装的满满一壶茶回家。他笑着说:“我是吃了还带着回家。” “我今天是第一次吃。”吴先生暂住柳市,在虹桥工作。昨天早上,他经过爱心早餐点时,被凉亭上鲜艳的“爱心驿站 免费早餐”几个字所吸引,便过来吃早饭。“我吃了两碗粥,配一个咸鸭蛋,真好吃。”吴先生说。 看到记者采访,王先生主动过来说:“心中有爱的人,才会办免费爱心早餐。”这是王先生第三次来这里吃早餐,他要了一碗粥和一包榨菜。坐在他旁边的是他的工友小李,第一次来吃。放下筷子,小李一个劲地说:“好吃好吃。” 如今,来刘宅村凉亭吃爱心早餐的人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六七十人增到近百人。 7时20分,直径0.3米的3口大锅里的绿豆粥全部被吃完。 有能力就坚持办 爱心早餐是怎么“诞生”的? 今年农历六月初,刘日元在凉亭里烧凉茶,柳市镇三里村的一个青年人(不愿意透露姓名)走进来,看了四周环境后跟刘日元说,这里位置不错,他愿意出资办免费爱心早餐。随后,该青年人拿出2万元交给刘日元打理日常开支。青年人的想法与刘日元不谋而合,很快,刘日元采购锅瓢碗筷,并定下每天早餐吃粥,包括白米粥、绿豆粥和番薯粥等,配菜有虾皮、榨菜、咸鸭蛋和腌菜梗。 农历六月十六日,爱心早餐开张,刘日元煮的两锅粥都被吃完了。于是,刘日元每天坚持煮3锅。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张罗,一直忙到8时收摊。连续10天后,村里的老人刘达松、刘小琴、刘献云和刘余奶看到刘日元整日劳累,就主动过来帮忙,大家轮流做早饭。 随着爱心早餐在村里小有名气,爱心在刘宅村凉亭涌现,刘宅村民纷纷送来大米,你10包、我3包……也有其他村村民送来现金,你1500元、我1000元……村里有些妇女义务过来盛饭和洗碗。 “我家里人很支持我做这件事,也希望我一直做下去。”刘日元说,他在任村老人协会会长期间,爱心早餐会一直做下去。刘宅村凉茶提供时间从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到九月初九,爱心早餐可能会跟着烧茶时间一样,提供近半年。如果条件允许,会坚持整年提供爱心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