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瀚 通讯员 金成栋)“去年,群众反映城北山上有一些非法冶炼厂趁夜生产,污染严重,我们就经常上山突击查处,连续跟踪打击,防止非法冶炼死灰复燃。”昨天,市环境监察大队城区中队中队长李珏兴趣盎然地讲着他们如何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12个2013年“群众不满意”基层站所负责人围坐他身边,虚心请教,每当听到可以借鉴的做法,立刻记到本子上。 这12人此次是专门组团向李珏取经的。市环境监察大队城区中队曾是2012年“群众不满意”基层站所,当年的民主评议中不少人反映,该中队对群众投诉的环境问题处理不到位,执法不严。 被评为“群众不满意”基层站所,还被挂上了黄牌,令该中队人员警醒,必须解决作风懒散、服务态度生硬、办事效率低等问题。他们通过切实整改摘掉了“群众不满意”的帽子,“咸鱼大翻身”,在第二年民主评议中成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之前的问题归结起来,是人的问题,一些同志工作积极性不高,爱摆老资格,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用了一些‘管用’的办法。”说到这里,李珏卖了个关子。 “什么法子?”众人马上被吊起“胃口”,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卢贤鑫急忙追问:“我们单位也有一些同志出工不出力,政治上不求上进,工作上得过且过,怎样能让他们认真做事?” 见大家都急切想知道答案,李珏慢慢开口:“我们让消极工作的同志和积极性高的同志搭班,两人一组协作处理相关的投诉举报,由于工作上有交叉,积极性高的会催着另一人加把劲,这样一来工作作风得到了改善。” 此外,市环境监察大队城区中队还将管辖区域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个具体经办人作为各自网格的第一责任人,倒逼他们尽心服务群众。 听了这些做法,12人反应各异,有人点头,也有人思索其可行性,继续追问探讨,“学习”氛围热烈。 昨天,12个2013年“群众不满意”基层站所负责人还到市供电局石帆供电所、市地税局城关税务分局等取经。 “通过比较学习,看到了人家好在哪里,自己哪里有不足,很受益。”“取经者”之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清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所长刘彬说,地税城关分局要求窗口人员双手递接受理文件,很有礼貌,体现对老百姓的尊重;石帆供电所进行标准化建设,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吸收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将有利于提升服务水平。 “了解别人的优点,找出差距不足,对改进工作作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市纪委有关人士说。 12家“群众不满意”单位 组团取“满意”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