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甜甜 通讯员 陈武晓 “我最喜欢的课是创意美术和天文地理。我喜欢创意美术,因为上课很开心。我喜欢天文地理,是因为能把自己知道的全说出来……”这是近日记者在淡溪镇“春泥计划”暑期班成果展示的留言区内,看到的一位小朋友的感言。 最近,淡溪镇“春泥计划”暑期班落下帷幕,并向学生家长们展示孩子们所学到的新知识和收获的感悟。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孩子们和来自温州大学的志愿者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家长满意 孩子喜欢 在成果展示当天,各种亲子游戏吸引了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大家在做游戏的同时,感受着无与伦比的亲子乐趣。而一旁的成果展示区,陈列着孩子们的手工作品、航天模型、绘画作品等,吸引了家长驻足观看。 “没想到,平时不怎么干活的儿子,做的手工这么精致。”在手工作品展示区,万美萍笑眯眯地欣赏儿子陈锦杨的作品。这是一只小猪存钱罐,是用废弃塑料可乐瓶子做的。在一旁的桌上,还摆着小狗、小奶牛等造型的存钱罐。这些,都是孩子们在上手工课后的成果。 万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暑假她会给孩子报名各类补习班,孩子兴趣不大,还要花不少钱。今年暑假前,儿子告诉她自己参加了学校的暑期班。“一开始,不了解孩子每天学些什么,就看到他每天回家写写画画,还告诉我很喜欢暑假班的课程。”万女士说,今天她看了这个成果展,才明白为什么孩子这么感兴趣。“课程丰富、内容生动,学起来比较轻松。”她赞道。 六年级的陈锦杨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是天文地理课。在课上,他学到了很多天文知识,让他对神秘的宇宙非常着迷。“这些课本上都学不到,我很喜欢。”他说。 今年共有80余位学生参加 “今年的暑期班共开设了4个班,有80多位学生参加。”淡溪镇第一小学大队辅导员林文锋告诉记者,参加的学生不少是留守儿童、新乐清人子女。这些孩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不等。暑期班依托乡村少年宫的硬件设施,以培养兴趣爱好、学习课外技能为主,通过互动的课程形式,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为了上好课,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找题材、备课,准备教材。”温州大学的志愿者兰佳琦告诉记者,今年共有22位志愿者参加暑期班的志愿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这群非师范的大学生们进行了仔细分工,有人摄影、有人绘画、有人策划,努力为孩子们上好每一课。 在一个展示区里,贴满了照片和孩子们的留言。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暑期班的点点滴滴,而孩子们的留言,表达了他们对暑期班的喜爱。 “明年暑假我还要来。”一位孩子参加过暑期班后,充满期待地说。 “明年暑假我还要来” 淡溪镇“春泥计划”暑期班受欢迎 孩子们正在上创意美术课。 蔡甜甜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