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益和 文/摄 “河道清洁状况大有好转,已没有成片垃圾,也没有难闻的气味。”前天上午,北白象镇西岑社区书记赵亚浩拿着之前拍的黑臭河照片到小港村实地对比。 和黑臭河说拜拜 沿江西河小港村段为黑臭河,河道穿村而过,近年来,大量的垃圾堆在河道内,几乎每隔几米就是一个“垃圾包”。村民老吴曾因“亲水生活”感到自豪,近两年,老先生一到夏天就得关紧门窗,“本来可以搬上桌椅坐在河边下下棋、聊聊天,这两年根本不行,臭得不行。” 老吴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是河道污染的罪魁祸首,“这个月水质好多了,有人管理有人保洁,非常开心,我们希望政府加大力度,彻底整治河道,全社会一起爱护好,保护好河道。”6月以来,西岑社区、小港村的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五水共治”,开始全面清理沿江西河。“针对垃圾满河现象,我们发动党员干部进行集中清理,活动开展了3次,大规模清理后,聘请了河道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西岑社区书记赵亚浩介绍,6月份,小港村同步启动了截污纳管工程,工程预计年底完工,届时,从源头上杜绝河道污染。“河道清淤方案已经完成初步设计,马上进入会审阶段,另外,我们排查了河边的棚架等违建近10处,接下来要予以拆除”。 居民越来越有环保意识 前天上午10时,记者来到后西岑村,河面上,2名保洁人员正在划着船打捞浮萍。2名保洁员为社区河道机动保洁队队员,除前西岑村外,机动保洁队队员负责社区其余5个村的河道日常保洁,一名年长的保洁员说:“现在‘五水共治’形成的气氛很好,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别再随手往河里乱丢垃圾,以减轻我们的劳动强度,维护河道整洁。以前随手往河里扔垃圾的现象较多,现在居民的习惯慢慢发生了变化”。 该保洁员说,这几个月的工作中,他们碰到了许多自觉维护河道环境的居民。除了不往河道里乱丢垃圾外,他们还自觉充当着监督河道保洁的“管家”。“前几天我隔壁那个10来岁的小男孩就跟我说,伯伯,伯伯,我妈妈一点都不懂得爱护环境,昨天要往河里丢垃圾,不过被我拦住了。现在的小孩子和年轻人越来越有环保的意识,而且很多人都热衷公益,这使我感到河道的长效保洁仍然是希望大于失望”。 河道整治轰轰烈烈 “我们村的河里能游泳,我们村河里的河螺卖的比别人的贵。”谈起河道,前西岑村一村民老徐打趣说,早在10年前,前西岑村两委发动全村男女老小,投入资金数百万元整治环境,400多个肮脏的路头坑和露天坑拆除后,村里兴建了生态公厕和亲水公园,村里见缝插绿,连同各种垃圾堆积点清除后,全部改成绿化带。 初尝环境整治带来的成果后,前西岑村民改善环境的劲头更高了,他们利用江南水乡的地理优势,请专家对全村重新进行规划,拆除了村里河边的违章建筑10余间,对河道开展了综合整治,组织村民对河面漂浮物进行打捞清理。村内河道通过驳坎,然后灌入清水,使河面清澈如镜。建设后的村庄河道纵横交错,几座位于村中心的小岛与半岛犹如明珠镶嵌在河中,与已建成的村中心公园交相辉映。“河道现在保持得比较好,平时由专人负责河道保洁,漂浮物多的时候,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帮忙清理。” 身边的榜样无疑更具感染力,后西岑村近年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河道整治工作。“我们村在四五年前,集中拆除了沿河100余户人家的违建,这些乱搭乱建即影响美观又占用了河边消防通道,拆违后村子进行重新规划,村民们非常支持。”后西岑村党支部书记徐瑞孝说,河边违建拆除后,大前年开始,该村启动了护岸驳坎工程,2.8公里护岸目前已基本完成,下一步主要的工作是清淤、布绿、建景等。记者辗转村里,看见不少村民不约而同来到生态河道两岸,边逛边欣赏,也有村民搬来桌椅,尽情垂钓,场面其乐融融。 树“前西岑样本” 让“梦回水乡”成现实 整治后 小港村河道整治前 后西岑村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