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乐报小记者进行了一次捐款活动,善款来自我们爱心义卖的所得。 到达集合地点,一位老师说:“今天捐赠对象叫小卓,18岁,男,他从小被父母遗弃,一位阿婆在城隍庙口发现并收养了他,后得知他患有唐氏综合症,简单地说就是智力迟缓,交际有些困难。” 经过二十分钟的路程,我们来到城隍庙旁的一座小房子。只见门口站着一个一米六左右的哥哥。我想:这位应该就是小卓哥哥了吧。 (建设路小学 郑亦奇 作文节选) 约十分钟车程,我们到了山脚。之之老师从车后备箱拿出了送给小卓的礼物,小记者你拎一袋,我抱一袋,个个都积极地拿礼物。我们一个石阶一个脚印向山上城隍庙靠近。满头大汗的我们终于到了。先到小卓的家,我们送上了礼物,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 小卓还带我们走过弯弯曲曲的小山路去参观城隍庙。在路上,抚养小卓的阿婆告诉我们,小卓是在六个月大的时候被丢弃在城隍庙门口的,他名字用乐清方言讲音同“捡来”,听到这里,我心里有些难过…… (南华学校 屠烨博 作文节选) 他今年18岁,身患“唐氏综合症”。一双眯成线的小眼睛,总是笑着;一双大耳朵耸立在头两边“隔山相望”;像刺一样的头发又直又硬,他虽已成年,但总是一副稚气未脱的样子。 抚养照顾他的是一位年迈的阿婆,只见她沧桑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艰辛,据阿婆说,18年前的一个清晨,天还蒙蒙亮,阿婆习惯性地去庙堂烧香拜佛,突然看见庙门口躺着一个约六七个月的婴儿。由于善心的驱使,她就收留了这个孤儿,从那以后,阿婆每餐都是亲自用汤勺一口一口地喂他,整天围绕着这个“小太阳”团团转……就这样阿婆一把屎一把尿地抚养他、照顾他,将他拉扯大。 教育他的学校是乐清市特殊学校,据校长和班主任老师介绍,由于阿婆平时的精心照顾,他身体比较强壮,体育运动方面是他的强项,还是校国旗队的队员;也交了不少朋友,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如今,他不仅会尊敬老师,还会孝敬阿婆,平日里,会帮阿婆洗碗、打扫…… 此时,我的心情犹如八月十五的潮水,此起彼伏。阿婆对小卓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是何等的伟大无私!而教他的老师背后付出了不少的汗水和心血,这又是何等的崇高!但小卓也不负众望,如今也懂事成人,但愿这些好人一生平安! (温师附小 王栋锞 作文节选) 大型义卖后续捐助活动之一 看望城隍庙旁的孤儿 编者按:6月底,由乐清日报、乐清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及箭金学堂联合举办的义卖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义卖最终筹得善款五千多元。在义卖的现场就有不少小记者和家长来询问义卖所得款的最终去向。7月份通过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积极对接,我们确定了几名条件较为特殊、艰苦的帮扶对象。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住在城隍庙旁的小卓同学家。小卓,男,18岁,患唐氏综合症,孤儿,出生6个月被人遗弃,后被好心阿婆收养,抚养至今。 小记者将礼物送于小卓。 张赢之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