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开张 一任自然 ——刘顺平书法作品赏析 ■辛民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与认识的解放和包容使当代书坛的气氛异常活跃,新理异态层出不穷,催生出一大批有思想和创造力的书家。浙江书法家刘顺平即是其中置身潮流而能守以淡泊的一位。他的书作崇尚开张、大气的雄浑之境,书风豪迈而不失清雅之气,法度谨严又富灵动之韵。从一开始就显露出一种不俗的气息。 数十年来,刘顺平朝临暮读,博涉约取,集百家之长终成一家之美。他的行草书线条多变,灵动传神,如蜿蜒不断之峰峦,粗犷处不失细致,秀丽中又见深厚,耐人寻味。 用心品读刘顺平的书法作品能够感受到,他在自己的黑白世界中构建的是以典雅为基本语素的文人书法语境;其作品中那种轻松的笔调,清新的气息及亲切的意趣予人的是一许温馨的回味,一如我们面对一盆清透心脾的素菊,观赏之间顿生静气。刘顺平在书写心态上是静的,他的书风在意趣飞扬中又不失谨严和规范;在内敛之中又存乎丰富的变化。其书结体字疏多变,意在有无之间,往往在精熟的挥运之中生成奇妙不可测的字构搭配,使本来固于方块形状的汉字,生发了一些不规则的多边形变化,极尽引人入幽之妙。 欣赏刘顺平的书作,很容易联想到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的诗境是一种真正的和谐之美,陶诗读来上口,质朴天真,正是来自和谐的风格。刘顺平的书作无疑也保有这种和谐,是人间烟火的,又是悠远超然的。他为我们营造的这一书境同陶诗一脉相承,在不经意的对比中,我们已然可以品咂出其书作中的真味。 综观刘顺平书作艺术之境界,似已决然摒弃了浮躁、狂怪、侧、猥乱等不合雅正气韵之劣习,亦不故作轻态,舍本逐末以炫技争巧而拼凑粘贴。其尽力于至善至美,追取晋人书法之典雅清脱,唐人尺牍之平正安详,明清法书之风流蕴籍。前贤之特制被其一一纳入笔下,既循传统之法度,又具个人之面目,善哉! 古人认为:“宜实而不泥于实”,也警惕“钟厚必哑,耳塞必聋。”因为泥于实就易于“窒碍”。刘顺平的行草作品善于辩证待之,他在用笔之外,其次就是以轻盈灵动笔调调节之。这些笔调的运用较为轻快和直截了当,如弹丸出手,瞬间中的。它正好与厚实的粗线条对比,细劲、飞动。粗线条主其气势,细线条主其活泼,这就有了轻重交替、虚实相生之美。在欣赏过程中不断转换,颇为快意。这就有如清人刘熙载所云:“结实处何尝不空灵,空灵处何尝不结实。” 刘顺平早年搏击商海,是一位成功的浙商,他以特有的目光观察书法艺术,审视自己的艺术轨迹,纵向选择追踪古贤,横向努力借鉴众家。力避怪诞和轻浮的表现,让自己的艺术情感和谐地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之中,理性浑然一体。因此说,在未来的日子里,刘顺平于其书法可能再创出更高的境界也是值得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