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眼看天下 S hiping ■首席评论员 张全 7月28日晚,柳市镇长江路大东方超市门口的墙壁上,一块电影幕布上正放映着《飞龙再生》,不少纳凉者纷纷来观看。放电影的小伙子季康张两年来已经免费放映了几百部电影。(本报7月30日报道) 两年免费放电影给路人看——说起来,这也算一则容量不小的社会新闻了。季康张和母亲为何要做这公益事呢?联想其开超市的职业,一些读者免不了心里在嘀咕:这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超市生意好一点,使出的招徕手段嘛。 这种嘀咕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不管如何,笔者先给季康张和他母亲点个赞。 说对,因为这完全符合生意人的心理。柳市长江路一带居民众多,超市林立,不花点心思,还真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随着数字技术的完善普及,用电脑放电影成了件稀松平常事,毕竟不再是过去偷作物被农民抓住罚场电影,扣去相当于半个月工资的时代了。 说不对,是因为这种有代表性的嘀咕,反映了吾国同胞至今为止对私有化、市场经济的偏见。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认为,人类有自私利己的天性,因此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倘若放任个人自由竞争,人人在此竞争的环境中,不但会凭着自己理性判断,追求个人最大的利益,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的配置作用,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 依此理论,超市放电影招徕客人,包括免费提供冰镇服务,看似只为自家生意着想,而实际达到了促销的效果,又丰富了路人和新乐清人的文化生活。社会的多元效果不经意间就实现了。 柳市之所以曾成为最激烈的姓资姓社争论对象,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柳市人将市场经济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利己色彩最“绝”。但吾国受千年重农轻商思维捆绑,不愿承认私利的正当性,其实也就是因为看不到市场经济的利他性。 市场经济之所以被普世接受,其秘诀在于其承认人的自私天性,自由市场的竞争能利用这样的人性来降低价格,说到底,它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这种市场思维能否被彻底承认并接受?吴英父亲及代理人被刑拘,使这种进程又有点扑朔迷离。 免费电影放出市场经济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