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叶华,乐清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浙江财经学院,曾担任乐清市财政税务局科长、乐清团市委副书记、乐清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兼乐清市地税稽查局局长。创办的江苏华红集团已成为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形成教育产业、文化影视、研发制造、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等五大主要产业。
叶华:创办三所本科大学
着一身深色西装,戴着领带,沉稳、谦和,这是江苏华红集团董事长叶华给人的第一印象。
“我们董事长一年365天都穿正装、戴领带。”“华红”办公室主任陈璐说,这正是叶董工作态度严谨的体现,也是他对自己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注重细节成习惯
在叶华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他正指导职员把文件上的序号按不同大小对齐。“这虽然是小事,但体现我们的水准。”叶华说。
陈璐说,叶华做事认真细致,非常注重细节,起草文件时从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
这是叶华在机关工作后的“后遗症”。
2002年,担任乐清地税稽查局局长的叶华,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仕途,下海经商,到南京投身教育事业,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叶华赴上海、北京、西安、浙江等全国40多所大学考察,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南京。“南京很包容,也很开明。”叶华说,南京有8所“211”大学,是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为民办高等院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办学从参股到全资
“如果把学校看作是企业,那么学校的产品就是学生,虽然其经济效益比不上其他产业,但比任何产品都更有意义。”叶华说,他创办的华红集团的主要产业中,但最令他骄傲的就是教育。
2002年开始,叶华参股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接着又作为第一大股东与朋友一起创办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这两所大学现在在校生都在万人以上。
前几年,投资房地产短平快、高效益,投资教育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但叶华对教育孜孜以求。2011年,他全资投入建设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
这是江苏华红集团与南京体育学院联合创办的一所二级学院,是全国第一家体育管理类民办本科大学,也是唯一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以“奥林匹克”命名的大学。“奥林匹克”,代表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传承,一种精神。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占地面积300亩,总投入近5亿元,目前已投入3亿多元。教学、科研、实践、生活等设施齐全,但叶华却把在校生规模控制在3500人左右。“我们的目标是把学校办精、办强、办出特色,为民营资本办好本科大学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力争与国外先进民办大学相媲美。”叶华说。
产学研培养学生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还有两块牌子。一块是当地政府命名的“文化创意园”,另一块是华红集团的产学研基地。
奥林匹克学院采用新的办学思路和理念,引入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先进思想,打造现代教育的特色品牌。
在校园内,华红集团建有两个投资2000万元的摄影棚,规模在业内也是少见的,专门用于影视拍摄和校内学生专业实践。表演专业的学生,可直接参与剧组实践。华红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500万元精心打造的青春励志偶像剧《懒人美食日记》,参演学生达60余人。“对语言表达、化妆、服装、肢体语言的要求,平时上课时都要背下来,一上戏,恍然大悟。”一名学生说,一天的戏拍下来,比老师上一个学期的课还有用。
学以致用是叶华一贯坚持的办学理念,也是他所创办的三所大学今后发展的着力点。
鼓励创业创新
奥林匹克学院与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的“授业”模式不一样,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在学院图书馆一楼,有一个200平方米左右装饰典雅的咖啡吧。正在经营的学生告诉记者,学院曾拒绝了一家茶馆提出10万元承包的建议,把场地免费提供给学生。学生到其他茶吧参观学习,然后自己设计、装修,又学习了煮咖啡、泡茶等手艺,并实施会员制等经营方法。“叶董还充值1000元会员费,鼓励我们呢!”如今,咖啡吧成为学生们课余时间交流、休憩的场所。
该校还专门腾出一间房屋,设立邮政代办点,由学生经营。现代办点已与七八家快递公司达成协议,一年利润近10万元。
叶华介绍,学院近一万平方米的体育馆,正着手推出10多个项目,设立健身房、运动康复中心、健美操、棋牌室等,让学生成立经营团队,进行模拟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