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如何化解矛盾 ■朱慧松 4月3日,高一学生小廖和同学小叶发生口角后 ,拿起铁畚箕打在小叶的鼻梁骨上,致其两侧鼻骨粉碎性骨折、断端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后经多家医院治疗,小叶花去医疗费等3万余元,现尚未完全康复。6月19日,经乐成派出所民警调解和反复协商,小廖一方愿意一次性赔偿小叶医疗费、后续治疗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82000元,并当场付清。(6月23日《乐清日报》) 校园本是书声琅琅之地,孩子的任务是求学,可如今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事件却层出不穷,仅仅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学生便对同学拳打脚踢甚至动起了刀子。受害者不仅身上难受,心理上也会留下阴影;肇事者将为此受到法律的制裁,日后的成长之路也会大受影响。 闯祸的虽说是孩子,可责任却不能仅仅由他们来扛。从家庭角度来说,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主要停留在成绩和生活上,觉得只要督促孩子搞好学习,生活上给予精心照料,就足够了,别的都不重要。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和孩子心与心的沟通,动辄就是暴风骤雨般的斥责,孩子会产生叛逆、抵触情绪;从学校层面来讲,虽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的响亮口号,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成了“智育”挂帅,其他的都是走过场,“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讲讲大道理而已,这样很难真正扎根孩子的心灵,同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也很不够。这样,孩子遭遇了委屈、遇到了矛盾,不知道该向谁倾诉,又该如何解决。 希望人们都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家长和老师要把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积极引导,让孩子更明理,心理更阳光,知道如何化解矛盾,疏导不良情绪。 (作者为媒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