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柳梦
3  4  
我叫史正堂
我为公司修“血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叫史正堂
我为公司修“血管”
2014-06-25

    我叫史正堂,今年41岁,来自安徽怀远一个小村庄,目前,是华通机电的一名水电工。

    听说温州这边经济条件好,收入高,2003年,我来到柳市。在这之前,我从中专的机电专业毕业,后来参过军,当过3年坦克兵。退伍后回老家做家装水电工的散活。

    来到柳市之后我便在华通安营扎寨了。那时候,华通还是一家小公司,厂房比较小,员工也只有四五百名,整个公司只有我1名电工。经过11年的发展,华通变成了拥有2栋21层的大楼,1800名员工的集团。对我而言,华通是我半个家,我为他巨大的飞跃感到自豪。

    我的工作比较繁琐,大到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小到修补漏水的房顶,修理不亮的灯泡,凡是涉及到公司用水用电的问题都与我有关。公司的电路就像血管,有20多条主动脉,不断分支,分为大量的“毛细血管”,整个系统很复杂。电是生产的灵魂,没有电生产就无从谈起。虽然我的工作不像其他生产车间一样能直接为公司创造效益,但却起到了为生产、安全保驾护航的作用。

    我的工作时间并不固定,任何时间,一旦公司的水电不能正常运行,我就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所以,我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记得今年5月份的一个夜里,凌晨4点多,我被电话吵醒。原来是公司食堂要开始准备早餐,因为下暴雨,跳闸了。接到电话后,我立即从宿舍出来,仔细检查连接食堂的每一条电路,发现是线路轻微受潮造成短路,处理这样的问题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

    通常情况下,我和其他人一样,8点钟开始工作。有时候我在办公室,有时候在配电房,有时候在生产车间,灯管、电梯、空调、生产设备……都有可能发生故障,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一通电话,随传随到。要是一切正常,我就要时不时地跑车间,检查线路有没有老化或被老鼠咬坏。每年7、8、9月是最忙的时期,那时生产限电,隔三差五就要早早起来发电,遇到台风、暴雨天气还要整夜值班。

    业余时间,我喜欢研究电力学书籍,把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转化成电力知识。有一天偶然间看到一本《电工学》,一看就着了迷,上面有好多简单易制作的电路。反正没事干,我就选了个最简单的无线话筒开始了我的初次制作,一只三极管加细漆包线绕制的空心线圈再加上偏置电阻和驻极体话筒,稍做调试OK!声音从调频收音机中传出来了。初试成功后我一发不可收,宿舍里坏了的电视、电风扇在我的摸索下都恢复正常。朋友们看到我有这一爱好,时常拿家电让我修理,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修理。回到宿舍,一个人苦思冥想,查资料、看原理,有时熬通宵,不知道受了多少罪。但也有收获,普通的二、三极管一看就知道是稳压还是整流,是高放管还是低放管,电阻的色环背得滚瓜烂熟,一看就知道多少欧姆。

    我的大儿子读初中,别的我教不了,物理电力学倒是他半个老师,我教他如何使用万能表、摇表,偶尔教他做些小手工。与此同时我自己也在充电,我考了电工证,高压入网证,前年,我还参加成人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温州大学,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电力的世界也许很枯燥,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充满梦想的乐园。 ■林黛妃摄影报道

    ·我的

    金牌员工

    我叫史正堂

    我为公司修“血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柳梦 00014 我叫史正堂
我为公司修“血管”
2014-6-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