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的是志愿 改变的或许是人生 ——高考志愿填报讲座要点摘录 ■刘荣燕 前天,高考成绩揭晓。按省教育考试院安排,考生可在6月26-27日上网填报文理科第一批等志愿。高考重要,高考后选学校、填专业也非常重要。6月22日,乐清日报教育事业部邀请浙江大学博士、高考数据量化研究专家,长期从事志愿填报指导的李志远,在本报8楼会议室为家长就志愿填报“支招”。 在高考成绩既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尽可能地进入到优质的大学,这是高考志愿填报的意义所在。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受益,我们把讲座中的一些要点进行整理,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参考。 填报志愿时需要做哪些准备 由于同一院校在不同年份的投档分是不同的,有的甚至相差很大,因此,建议考生至少要将近三年来的院校和专业录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此确定院校和专业会更有把握。填报高考志愿前需要做的准备还有: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 平行志愿能一档多投吗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实行平行志愿后能一档多投,投了一个没录上再投另一个。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平行志愿只能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即当考生由分数决定的排序名次符合条件后,再依据考生平行志愿所填报的院校自然顺序逐个检索,当该考生的分数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投给A院校。在此情况下,即便该考生的分数符合B、C、D、E院校的投档条件,也不会再检索、再投档。只有在A院校已投满或考生不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才检索B院校是否可以投出。因此,平行志愿不是把考生档案投向所有达到条件的志愿院校,更不是这几所院校都逐个检索、投档。当检索完成但均未能投出时,该考生平行志愿的投档即告结束,只有等待未录满院校的征求志愿或转入下一批次院校的志愿填报。 学校的专业录取规则有哪些 不同的高校对所有已投进来的考生的录取规则是不同的。因此,对目标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必须要有所了解。大致而言,学校专业录取规则对“分数优先”或“志愿优先”、有无“专业级差”等特殊要求都会作出明确的规定。考生及其家长一定要仔细研读目标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的专业录取规则的具体说明,建议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充分考虑学校的专业录取规则来进行排序。 如何处理好学校与专业的关系 如果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明确的,那就应该从优先选择专业入手,选择相应专业实力突出的学校作为自己的志愿,并根据这些学校往年招生录取的分数情况来进行排序;反之,就可以优先选择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相对齐全,学术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大、发展机会更多。 高考分数升值有哪些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很多高校都制定了转专业的政策,为学生提供入学后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每个学校各有不同的规定,一般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在绩点和名次上有明确要求。同时,有些学校一批和二批的招生专业在同一个学院,办学条件和师资基本相同,学生可以报考相近专业。 “专业服从”怎么选择 “专业服从”项要慎重选择。在志愿表中,每报一个高校可以填6个专业,后面还有一个“专业服从”选项,用以表明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是否愿意调剂到这所高校公布的其他专业。高校在专业调剂时将以考生“专业服从”栏所填为依据,不再征求考生的意见,所以考生在填写“愿意调剂”时要看清自己所报高校的全部专业及招生要求。 高校退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每年都有不少高分考生被退档而落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志愿填报失误被退档。(2)总分合格但单科科目成绩不合格被退档。(3)投档时分数稍高于调档线,专业录取时分数低于专业线,从而被退档。(4)所选择的专业录取办法不合适被退档。(5)身体条件不符合学校录取要求被退档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