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长”制是下沉一线的好办法 ■首席评论员 张全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乐清市把各镇、街道、功能区划分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确定一位市委常委任片长,同时四套班子领导全员上阵,分别担任项目建设指挥长和治水治乱督察长(简称“两长”),到重大项目建设一线、治水治乱整治点进行现场协调、督查,领衔破难攻坚。6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6个片区提交的30多个难题。(本报6月18日报道) “两长”制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首先,它体现出对当下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敏锐反应和快速适应。发展区域经济,许多大项目策划和推进超出镇街管理范畴,市四套班子领导直接挂钩担当,有利于从全局高度来谋划工作,有利于镇街、部门间形成有机配合,有利于减轻行政运行成本。 “两长”制也体现了对新管理模式的探索。都说干部要下去,工作才会上去,但干部如何沉下去,需改进作风,更需要载体和手段。“两长制”的做法,让市四套班子成员担纲各片片长和重大项目指挥长、治水治乱督察长,与现实需求匹配的项目负责制,将责权利较好地捆绑在一起,实际减少了管理层级。 领导干部沉到一线,直接接触一线的人、事、物,掌握第一手资料,又有市委市政府专题协调会进行协调、对接、深化,连通了点与面,融合了部分与整体,使领导干部自然而然把握住了发展脉博。正所谓汇报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两长”制的推行,也使它自然成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载体。眼下少数干部脱离具体事务,动辄以监督者自居,群众不满意。实践出真知,理论往往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长青。领导干部离了实践,脱离了群众,好比雨花石离开了水,刚开始似乎还色泽鲜亮悦人眼目,时间一久便失去了光泽。“两长”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这种倾向的回溯作用。 领导干部亲临一线,直接干事,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基层干部与群众的所思所想,体现患难与共的担当。干群关系融洽的时候,就是领导与群众、基层干部一起做事的时候,同呼吸,共感受。领导干部毕竟思想有高度,视野开阔,办法点子更多,在解决难题中表现出来的魄力、智慧与能力,更易赢得政声与信任。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想办法在活动本身取得效果,更需要借这个活动的东风,在干部使用上进行改革,求得突破,用制度来约束人、激励人,形成想干事、干好事的气氛。“两长”制正属于这种探索。 “两长”制要求形成“联系到点、协调到位、督考到人”的机制。这种机制的价值,固然在于它解决了许多难题,更在于它释放了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引导干部作风进行制度建设的重要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