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时评
3  4  
把握机遇 分享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春光
领导干部下基层
是赢民心的好方法
点招通道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莫让垃圾桶成为文明的“绊脚石”
乐清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具有研究价值
“好人好报”理应成为社会常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领导干部下基层
是赢民心的好方法
2014-06-09

    ■沈峰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为民解忧。6月5日下午至6月6日上午,市委书记林晓峰赴芙蓉镇进村入户,夜宿农家访民情、听民声、纳民意、解民忧,开展蹲点调研。他指出,要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体现为民情怀。(6月7日《乐清日报》)

    书记夜宿农家察民生,可谓与广大群众零距离接触,实实在在“接地气”。毋庸置疑,领导干部下基层是顺民意、赢民心的好方式好方法,只有真正深入下去,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成为一位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好干部。

    回溯我们党90多年光辉历程,群众路线犹如精神主线,贯穿始终。习仲勋同志提过一个朴实的口号,叫作“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到老百姓这一方面”。他说:“我们万万不能站在老百姓头上,如果我们的干部叫人家一看,是个‘官’,是个‘老爷’,那就很糟糕。”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群众工作能力是一项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能力”。同样,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应当是领导干部下基层后首要的工作重点。走街道,串农户,耳听老百姓的诉求,眼见老百姓的实际情况,是走基层的首要的基本工作。

    进一步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质就是干部与群众距离的“标尺”。而让这个“标尺”更为精准,那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丢掉官架子,俯身下沉“接地气”,深入农家小院、社区居民家庭访民情,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拉家常、谈农事、话发展,真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同样,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不要怕坐冷板凳,要放下架子,不怕碰钉子,敢于直面群众意见和批评,有问题认真解决,有困难尽力帮助,以心换心群众才愿“掏心窝子”,才能赢得群众信任。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像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他们那样,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当前,尤其要关心城市失业群众的再就业和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

    毫无疑问,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普遍提高,思路更开阔,知识更丰富,观念更先进。然而,身处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市场经济时期,我们的党员干部,极易多了份对世界纵横捭阖的视野,却少了些与群众自发天然的联系。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造福人民为念,以鞠躬尽瘁萦怀,才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才能获得了力量之源、执政之基。

    (作者为时评人)

    走群众路线26

    S

    hiping

    领导干部下基层

    是赢民心的好方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5 领导干部下基层
是赢民心的好方法
2014-6-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