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综艺
3  4  
张侯光的剪纸艺术人生
感恩良师益友
三任儿童队长
拖乌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张侯光的剪纸艺术人生
2014-06-07

    张侯光的剪纸艺术人生

    ■王志成

    张侯光(1930—1999),男,乐清人,乐清城区小学、乐清实验小学、乐清师范学校美术教师,从事艺术剪纸创作40余年,一生创作了数千幅剪纸精品,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蕴涵着乐清山海文化、多元文化的积淀,人物造形朴实无华、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而且具有北方剪纸简洁、明快、大气的风格。

    20世纪50年代,张侯光主要从事剪纸创作,由于长期与小学生接触,他非常熟悉儿童的兴趣爱好与喜怒哀乐,他所刻划的儿童形象,大多是大眼睛、长睫毛、圆脸蛋,充分体现活泼可爱的天真童趣。张侯光早期作品的表现题材和风格,受乐清细纹刻纸影响,追求格局的稳定性和写实性,无论是人物或花鸟鱼虫,线条工整连贯,布局明暗匀稳,细秀到鸟兽羽尾丝丝可鉴。1980年,张侯光从乐清师范学校离休,进入创作上的黄金时代。张侯光突破了民间剪纸技法和内容的局限性,保留传统剪纸艺术细腻的表现手法,借鉴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揉进了自己的艺术个性,表达来自生活的感受和热爱,为古老而又单纯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以往,传统剪纸作品仅表现单层次的画面,张侯光剪纸作品则以简洁鲜明的线条和块面创造出含蓄的多层次画面。

    1991年12月,浙江美术学院举办张侯光剪纸艺术展,展出张侯光创作的近百幅作品。开创了剪纸艺术登上美术高等院校大雅之堂的先河。张侯光在表现手法上打破了旧日细线缭绕的格局,大胆的块面,简洁精犷的线条,细秀与粗犷溶为一体,表现了现代审美情趣。利用摄影作品复制品做为剪纸创作的材料,是张侯光作品的又一特色,也是他对创作手法的新探索。摄影作品复制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很好地弥补了剪纸色彩单一的局限性,原本具像的画面被再利用之后,消除了具像意义而只体现了色彩、层次和肌理的抽象意义,为张侯光的剪纸作品增添了几分神似的审美效果。张侯光《今宵月更圆》、《出海》、《山间石径》等,融东西方技艺于一炉,既有山的崇高,又有海的广阔,是开拓一代新画风的剪纸作品。1993年,在张侯光等乐清剪纸艺术家的努力下,乐清承办了“93工贸杯全国剪纸学术研讨会暨剪纸作品大赛”,还专门设立了乐清剪纸展厅。通过这次活动,开创了乐清现代剪纸的崭新局面。

    张侯光于1981年加入农工党,是农工党乐清支部成立之前发展的党员。张侯光多次提出关于雁荡山建设的意见(见乐清农工2003年第7期)。张侯光曾任中国剪纸学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剪纸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民间剪纸研究会副会长、温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乐清市文联顾问。张侯光的作品频频在全国各大刊物上发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北人民美术出版社、朝花美术出版社、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他的剪纸专集10余册。还出版过艺术剪纸年画及单幅画多幅,发行全国。张侯光创作的艺术剪纸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商业报》、《体育报》、《教育报》、《浙江日报》及全国各大杂志。张侯光撰写发表艺术剪纸研究文章10余篇,多次在全国性的剪纸大赛中获大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综艺 00006 张侯光的剪纸艺术人生 2014-6-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