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议 S hiping ■程绍德 为了让女儿安心迎接高考,雁荡镇的阮先生将女儿小阮接下去几年的大学学费及生活费共8万多元全部交给女儿保管。6月1日,在家紧张备考的小阮收到一条短信,称她中了《爸爸去哪儿》栏目组抽奖活动的二等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小阮信以为真,为给父母一个惊喜,她和“栏目组”联系,结果掉入骗子的陷阱,59000元读大学费用落入骗子腰包。(6月4日《乐清日报》) 高中生有文化、有头脑、有见识,按说不应该成为骗子骗成的对象,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社会上有很多骗子,偏偏爱把目光瞄向这些头脑灵活的高中生、大学生,而这些看似精明强干的高中生、大学生,也往往比其他人群更容易上当受骗。媒体上,有关高中生、大学生被骗钱、骗色之类事情就时有报道。 高中生、大学生们屡屡上当受骗,与社会经验欠缺有很大的关系,而他们社会经验欠缺,需要反思的却是我们的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能够进入高中、大学的学生,虽然是青少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升学竞争的激烈和考试的残酷,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从小学到高中,基本上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读书方面虽然头脑很灵活,但在处世方面却很迟钝。有很多高中生,出行时不会换乘公交车,买东西时不知道还价,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因此容易上当受骗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应当改变对高中生、大学生们的错误估价与判断,认为他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不需要进行防骗这种低层次的生活技能指导,而应当给他们切实补好社会经验尤其是防骗这一课。对已经发生的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情,不应该以“麻痹大意”来作解释,而要以此为案例,对他们进行生动的、有说服力的教育,以防止更多的学生重蹈覆辙。毕竟,让骗子来给社会经验欠缺的学生们“补课”,这个“学费”太昂贵了! (作者为媒体人) 也该给学生补上防骗这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