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冲击下 实体书店转型 ■记者 黄小双 不久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郑女士在网上给女儿小序买了一套语文知识大全、数学知识大全、英语知识大全,共花了39元,和实体店销售价相比,整套书省了17元。2009年以来,她一直在网上购书。 随着网络购书的兴起,实体书店的经营越来越困难,一些书店通过寻找新的突破点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网上购书冲击实体书店 市区博库书城因为“六一”,少儿类的书籍打88折,在特价书区,可以享受5折优惠,其他书籍原价。6月1日傍晚时分,记者观察了大约10分钟,只有2个人去了收银台,一个给孩子买教辅书,另一个给孩子买一本漫画。其他顾客都在埋头阅读。 博库书城还开辟了另一种方式——网络销售,一般网络上销售的图书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 网上买书享受送货上门服务,且价格低,搜索方便,还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和郑女士一样讲究经济实惠高效的年轻人,是网上购书的最大群体。在当当网经销的79万余种图书中,绝大多数长期以低于7折的价格销售,有时还会推出3.9折乃至1.9折等超低折扣。 乐清新华书店经理李旭曙介绍,虽然受到网络影响,实体书店的年销售额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像新华书店这样的老牌书店仍拥有相当市场号召力,儿童阅读书籍销售一直比较稳定。 能提供更低的折扣,是读者更倾向于选择网上书店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再大的实体书店,也容量有限,加之有房租、人员、运营等高昂的成本,如果再打折,几乎很难收回成本。所以,很多读者都是“书店看、网上买”。 此说法得到了桃源书院老板郑金才的认同,他说,现在书店年销售额比以往减少了30%,网络的兴起,一批年轻读者去实体书店买书越来越少。为了招揽生意,他给来书院的顾客打一定的折扣,“其实来的都是老顾客,新面孔不多。”郑金才坦言,因为自己一直在做旧书生意,所以虽然新书营业额每年都在减少,但生存压力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寻找增长点建立客户群 李旭曙说,现在的书店确实受到了冲击,但任何一个传统行业存在都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实体书店就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据了解,北京著名的第三极书局、风入松书店、上海季风园书店纷纷上演“关门潮”。而乐清书店在最盛时期曾有140多家,现在仅剩二三十家,“现在都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书店,或原来已建立起来的一些客户群的书店还在继续做生意,一些书店已经转行或关门歇业。 在市区建设东路,记者与一位书店的女老板聊了起来,她用“朝不保夕”来形容自己书店的现状。她说,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开学季,营业额主要来源于各类教辅书。平时,如果不是考研书、考公务员书等各类考试图书支撑,实在已难以为继。据她观察,买其他方面书的主要都是40岁以上的人,“或许是他们对网络不是很在行吧。”问她有没有打算将自己的实体店也与“网”结合一下,她坦言不现实:一来打包发货这些事还得雇佣人手,二来开网店的费用虽然不高,但利润空间较小,小店根本没有竞争优势。 并不是所有的实体书店都能走通网上网下齐头并进的路。李旭曙认为,如果没有特色,即使实体店和网店结合,也只是一个延长生存时间的权宜之计,根本不能治本。“实体书店的转型,除了经营方式的转型之外,更多的要考虑内容的精品化、特色化、分众化。比如,只针对某一个群体,舍弃求全而求专,新华书店就实行了多元化经营、多渠道销售、体验式活动等销售模式而赢得市场。” 这点得到了郑金才的认同,刚开始他从图书批发商那里买来一些积压的旧书,低折扣出售,做旧书生意后,他发现不比做新书的生意差。如今桃源书院的网店旧书达到了4万多册,旧书仓库里每天都有人给旧书打包,向外寄。向他买旧书的,既有普通读者,也有大学、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他们已建立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客户群,如果有读者需要的旧书籍找到,那么他就会在第一时间通知用户。 曼瑞德地暖www.menred.com 经英会 协办 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