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味道“数据化” 创造异想天开食谱 在今年的美国“西南偏南”艺术节上,一辆名为“认知烹饪”的餐车在现场制作外卖。不过,餐车的目标并非让顾客为美食掏腰包,而是展示先进的计算机如何创造出人类想象不到的食谱。这款餐车搭载的“美食家”程序由IBM公司研发,能构创造无数令人称奇的食物搭配。据美国媒体报道,智能厨房系统“美食家”创造出的全新食谱匪夷所思却很美味,未来由机器和人类厨师合作烹饪美食将成为一种时尚。 “美食家”程序创造食谱的步骤不复杂:用户首先选取食材,然后选择风味、菜系、烹饪方法、餐具等。这些选项被上传到一台负责运行的“美食家”超级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美食家”随即根据分析结果生成一份食谱,剩下的就交给人类厨师进行实际烹饪了。尽管多数原料的搭配异想天开,但顾客们都吃得心满意足。 看似简单的食谱,其生成过程却是建立在对海量数据分析之上的。超级计算机积累了巨大的知识体系,包括几百万份现有的食谱、维基百科、调味品说明乃至人们对70种不同化学成分的“好感度”评分。在食谱的筛选过程中,工程师设定了“新颖”和“高质量”两条标准。 计算机首先通过特别的算法,考察一份食谱更改人们现有食谱观念的程度,以衡量其新颖度。“美食家”通常以传统食谱为基础,通过“异化”现有食谱中的某一项或几项食材,生成前所未见的新食谱。例如“美食家”在设计一道“猪肉茄盒”的食谱时,竟然把主料茄子从食谱中剔除,替换成其他的食材,味道却出奇地好。 此外,依照新奇度、怡人度和搭配进行排名,“美食家”就能输出全新的食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