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时评
3  4  
提高“知民度”当学“百晓干部”
违法建筑问题还需综合治理
山寨版狮身人面像
大红门搬迁 两城相争未必是坏事
对人情的敏感与对规则的麻木
给人行道“瘦身”应慎之又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对人情的敏感与对规则的麻木
2014-05-26

    对人情的敏感与对规则的麻木

    ■何小娴

    一位下派干部与驻村干部帮助村里的一名多病的老支书争取到了生活补贴。老支书家的实际困难存在了多年,由于不符合条件,一直没能获得政府补助。可谓多年难题一夕解。

    从情感上来讲,这名老支书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是一件好事。老有所依,病有所医,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基本状态。但这件事折射出的另一信息,则是规则遵守与规则制定问题。

    这里涉及规则的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不完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老人获得了补助金,这是对规则的突破。这个村有这样情况的老支书,因为两名干部的努力,获得了补贴,全市那么多村庄,还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其他老人会否获得帮助?

    其次是规则本身是否有问题。一些针对困难群众抑或老村干部的补助政策,制定在多年以前,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政策可能滞后。在没有及时调整的情况下,规则本身就有问题,导致应该获得援助的群体不能获得救济,反思的应该是规则制定者。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同情弱者或指责强者,不愿思考现象背后的成因。一个可能是缺乏思考的习惯,另一个可能是不愿面对问题的根源。比如,这几天在中国乐清网论坛上,有网友投诉公交车司机开车时溅了他一身水,弄脏了他价值上千元的衣服。交涉后,公交车司机给了他40元钱作为干洗费。在得知无法保证衣服洗干净的情况下,这位网友将事情在单位里说了,老板的反应是:这是钱能解决的事吗?同事说:就拿个石头把他车玻璃砸了!

    这也是一起重视情感忽略规则的事。公交车溅了路人一身水固然不对,但问题的根本不在公交车,而在于这条路本身。一些道路,一遇雨天,就有积水。比如最近市民反映的市区中心大道以及旭阳路高架桥下段路面,积水已成公害,随便哪辆车通过也会激起水花。路没造好,或者没有维护好,根源问题在于职能部门。而作为经过车辆,都是交了燃油税的纳税人,有权利享受路况的良好。并且,公交车承载着一车乘客的安全,遵守交法,安全行驶,是他们的首要责任,至于路面积水可能会溅到路人,只能在确保行车安全的条件下,予以兼顾。当然,从职业道德角度来说,路况差也不能成为司机溅湿行人的借口。这是硬币的另一面。

    公路积水,从安全角度考虑,司机也是受害者,一是面临安全风险,二是随时遭受行人辱骂。在这起事件中,司机赔了行人40元。这40元,公交公司基本不可能替司机埋单,更不会有保险公司理赔。这起事件中,司机也是输家。

    生活中,情感倾向大于规则意识,比比皆是。作家刘瑜体验了她在美国的生活,认为这个世界如果是由规则与情理组成的,相信应该先建立规则,因为情理有时候是靠不住的。不管是老支书拿到补助款,或是公交司机赔偿干洗费,基本是规则缺席之下的资金进出。 (作者为乐清市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2 对人情的敏感与对规则的麻木 2014-5-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