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环保故事 L vyuan “我的环保故事”征文大赛面向乐清所有市民,征集大家生活中的环保经验、环保妙招等与环保相关的故事和感受。文章风格不拘,字数为800字左右。我们将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刊登,并付稿酬。每个季度,我们还从中评选出两个季度奖,每位获奖者将获得价值500元的新华书店书券一张。 投稿请在作品后注明姓名、联系电话和地址,发送邮件到yqrbzxb@sina.com,或寄到乐清市伯乐东路557号乐清日报社资讯部绿园栏目收。 ■通讯员 江纪国 西门岛红树林静静地徜徉在乐清湾内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直到近年来,红树林的价值才逐渐为较多人所认识。从沙门岛跨海大桥进入,沿南岙山村方向,大约800米,便可看到一片3亩多长得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从2001年开始,通过人工栽种,分布在西门岛的红树林已增加到300亩。 也许是从小生长在海边的缘故,我对红树林有种特殊的感情。一次,组织单位30多人到西门岛摄影采风,许多同事见到红树林后,第一感觉,红树林怎么不红啊,以为和枫树林一样壮观呢。这次活动,对我感触很大,很多人根本不了解红树,更别提红树有什么作用。幸好我对红树林有些了解,掌握了一点知识,向他们解释说明。 这片红树林,每天陪伴着它的是海风轻拂,潮起潮落,等待落潮后,整片红树露出水面,会吸引一群海鸟飞来觅食,它们相互嬉戏、追逐,争抢食物,灵动的小脚犹如在琴弦上悠悠弹唱出动人的旋律,这片红树林自然成了这些素有滩涂精灵之称的海鸟的游乐园。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胎生现象”就是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红树每年开两次花,春秋各一次。一棵红树花谢以后,能结出上百个长约20厘米棒状的果实,每个果实中含有一粒种子。当果实成熟时,里面的种子就开始萌发,从母树体内吸取养料,长成胎苗。胎苗到一定时候,就脱离母树,利用重力作用扎入淤泥,嫩绿的茎和叶就会随之长出,成为一颗独立的小红树。当然,也有些胎苗掉落时,碰上涨潮,被海水冲走,随着海流在海上漂流数月,一旦漂到合适的海滩,也能扎根生长。 随着沙门岛跨海大桥的开通,许多来西门岛品尝海鲜的游客也会顺道看看传说中的红树林。每当红树开花或结果,总免不了遭人采摘的命运。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耐心地劝说,讲讲红树林的作用之类的,他们也会欣然接受。 和大部分人想像的不一样,红树的外表并不是红色,它们的“红”在于体内富含植物单宁,这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化合物有药用外,还用于红色染料和皮革鞣质剂的制作。 红树林还具有强大的抗台防洪功能,自然赢得了“海上卫士”的美誉。当然,这离不开其发达的根系,红树根须深入地下,可达好几米,而由于长期海水侵蚀,大量裸露在外面的根也苍劲有力,或弯曲,或交错,紧紧地护住滋养的滩涂。可以说,红树林浑身是宝,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是海洋污染的天然净化器。 西门岛的红树林区,是目前全国最北端的一片红树林,也是浙江省唯一的海岛红树林种植区。2005年,西门岛附近3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被国家海洋局批准建立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这里独特的红树林更是保护的重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静默地伫立在潮涨潮落之中的生灵,在乐清湾宽广的胸襟里,必将茁壮成长。 美丽的红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