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镇蒲岐北门东门两村村民设立奖学金制度 考上清华北大学子每人奖励50万元 ■记者 叶萌 “一批在高考、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胸戴大红花,坐在主席台上,我们将奖学金一一交到他们的手中……”前天上午,虹桥镇蒲岐人周明严给本报记者构思了今年暑假首次颁发奖学金的仪式场面。 近日,蒲岐北门、东门两村周姓村民出台奖学金制度,对在高考、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周氏学子进行重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每人可获得50万元奖励。 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周明严在北京、上海、杭州都有投资公司,不但事业有成,德高望重,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相当成功。”村民周存松介绍,周明严3个子女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儿子是博士生,两个女儿是硕士生。“周明严提出的‘爱家不恋家,爱子不宠子’及‘知识改变命运’等观点深得所有村民支持。他鼓励周姓村民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子女外出求学,开拓知识面;成年后不能守住家,一定要趁年轻出来创业,大家要互相包容、互相团结等。”周存松说,周明严的观点赢得大家的赞同,大家一致同意捐资由他运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抓好了,家族就会强大。每个家族都强大了,就能国泰民安。”周明严说,得到大家的支持后,他马上着手筹备制定奖学金制度。“大家的觉悟都很高,可谓一呼百应,短短的一个多月,村民认捐100万元的就有11人,认捐80万元、50万元的也有数十人了。”周明严说,估计筹资款至少在3000万元以上。他打算将其中部分资金用于重建文化大院,其余的一部分用于奖学金,一部分用于扶贫济困。 考上虹中乐中都有奖 经大家共同商议、修改,近日,奖学金制度方案出台,规定从2014年起,凡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周姓学生每人奖励50万元;凡被浙江大学录取的每人奖20万元;凡被第一批本科录取的每人奖10万元。 “我们制定奖学金制度是希望每个家庭重教育塑人才,每个孩子都能拿到奖学金,让知识改变命运,利族强国。”周明严说,因此最后一次修改奖学金制度时,他们拓宽了奖励面,除考上名牌大学的给予重奖外,凡考上大学本科的也都给予不菲的奖学金。另外,还增添了中考奖励这一项,规定凡考上虹桥中学、乐清中学的每人也给予3万至10万元的奖励。 “考上乐中、成绩特别优秀而家境困难的学生,我们给予的奖学金将提高到20万元。”周明严说,此举是为了减轻困难学生的家庭压力,让其不用为学杂费分心,专心致志学习。此外,针对某方面有特长的孩子,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学金,尽心培养。周明严表示,关于奖学金的一些细节问题,他们还会再和大家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细分,并逐年进行完善。 激励孩子好好学习 “培养一个绅士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周明严说,培养绅士首先得提高其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出台奖学金方案,目的就在于全面提升大家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奖优秀、树典型、学先进、扬正气,激励家家重教育、人人爱学习,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 “除了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外,我们还计划修建文化大院,多请专家、学者来进行道德教育,引导村民少打麻将、扑克,多学中华传统文化,如《弟子规》、孝文化等等。”周明严说,他们还计划将每年颁发奖学金的仪式举办得隆重一些,让台下的村民特别是学生人人看得眼红,人人受到激励,下一年个个奋勇当先,这样,他们设立奖学金制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