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垃圾短信 干扰网络信号 我市首例“伪基站”案嫌疑人被批捕 本报讯(记者 刘荣燕 通讯员 金吟吟)时下,各种各样垃圾短信经常侵入我们的手机,让人不堪其扰。而其幕后的黑手,极有可能是“伪基站”。近日,乐清市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了乐清市首例“伪基站”案件的两名犯罪嫌疑人。 “为您解决资金需求,如有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一切资金需求的朋友,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详细请咨询电话183××××××××。”3月29日,从温州仰义乡到乐清雁荡山这一路上的许多市民都收到这样一条广告短信。同时,有些手机用户信号被屏蔽,一时无法上网、接打电话。 乐清公安民警在移动公司的配合下,经过几日侦查,将目标锁定在一辆车顶连接天线的车子上,很快便将犯罪嫌疑人蓝某、郑某抓获归案。 蓝某,26岁,泰顺人。郑某,28岁,鹿城人。两人平时靠推荐贷款融资业务,赚取中介费。以前,他们靠群发短信、传单、名片推广业务,后来他们得知可以利用“伪基站”发送短信,受众面积广,又省力,于是他们就合计买“伪基站”设备。3月19日,两人花了1万多元在深圳买了一套“伪基站”设备:电流逆变器一个、一根带磁铁的发射天线、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转换器和蓄电池。设备运回温州后,两人就在家试发短信。 试验成功后,两人又将设备搬到私家车上,在温州市鹿城区仰义街道通往藤桥的路上及仰义前往雁荡山的路上发送融资短信。据统计,两人利用“伪基站”共发送融资短信7万多条。 乐清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蓝某、郑某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造成7万多手机用户的通信阻断,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已涉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办案检察官介绍,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设备违法犯罪活动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犯罪,而且日益猖獗。“伪基站”设备是未取得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和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的非法无线电通信设备,具有搜取手机用户信息,强行向不特定用户手机发送短信息等功能,使用过程中会非法占用公众移动通信频率,局部阻断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信号。它还可随机产生各种类型的号码,甚至伪装成接受者熟人的号码或1008等客服号码,进一步增强迷惑性。 “伪基站”设备常被用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经营广告业务,或者发送虚假广告,甚至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严重影响公共通讯秩序,侵害公民合法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