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人临终前心愿 见一见失散80年的妹妹》续闻 众多好心人帮助找亲人 本报讯(记者 叶萌)“娒,亲子鉴定要去哪里做?结果几天后会出来?”昨天,久卧不起的朱维传老人吃下一小碗稀饭后,精神好了许多,脑子也变得异常清醒,看到侄子朱泽峰来看他,撑着双手想坐起来,他有许多话要问侄子。82岁的朱维传老人家住虹桥镇瑶北村,在他生命进入倒计时时,整天念叨着失散80年的妹妹,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见妹妹一面(本报5月5日曾报道)。 报道刊登后,多名好心人联系本报记者或朱泽峰,称有寻亲线索。经联系了解,有几名好心人说的“妹妹”虽然当年是从乐清养育堂领养的,但要么年龄不对,要么送出去的时间不对。一个个排除后,最后只剩下两名疑似亲人。 一名老人是乐成街道银溪村的,老人今年80岁,当年养父母也是从养育堂领养了她。朱泽峰一听这两个条件都对得上,开心得连忙赶去银溪村拜访老人。“见到这老人的第一眼就感到她不是我的小姑姑。”朱泽峰说,老人的形象和他的父亲、大伯、大姑姑相差太远了。和老人及其后辈交谈后,双方都感到对方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正当朱泽峰感到失望时,他又接到城南街道万岙村朱某的电话。朱某说,他的老母亲朱老太今年80岁,当年外祖父是从乐清养育堂将她抱回家的。“虽然我老母亲晚年生活幸福,但从养育堂出来,不知娘家亲人在哪里,一直是老人心中一大遗憾。”朱某说,他看到报纸上有关老军人寻妹妹的报道后激动不已,马上和亲属一起来瑶北村了解情况。 “当天,朱老太的女儿、女婿还有儿子、儿媳妇4个人一起来的。”朱泽峰说,4个人一路打听,先来到其大伯朱维传家。由于朱维传老人当天状况不太好,脑子也不是很清楚,后来朱泽峰就将他们带到其父亲家。 “他们4人感到朱老太和我爸长得很像,和大伯倒不是很像。”朱泽峰说,朱老太几名子女的邻居曾口口相传,朱老太小时候也被遗弃在南塘,后被南塘人送到乐清养育堂,再被万岙村的朱家领养。虽然基本情况吻合,但这次来虹桥镇瑶北村寻亲,朱老太的几名子女事先都没有和朱老太提起。“以前我们也曾想方设法帮老人寻亲,可一次次地让她失望,不但没有给她安慰,反扰乱她平静的心境。”朱老太的儿子说,这次不急于告诉她,担心万一DNA鉴定结果出来不是,老人会承受不了。 当天,朱泽峰还跟随朱老太的子女们到万岙村看望朱老太。朱家人向朱老太介绍朱泽峰是他们的朋友,偶然经过,便来看看她。“老人慈眉善目,个子小小的,眼睛、身材、神态、走路姿势都和我爸、我大姑姑很像。”朱泽峰说,当他回来将朱老太的情况描述给大伯听时,他喜出望外,一下子精神了许多,本已断汤断水数天的他,竟说自己饿了,想吃稀饭。 “我正在比较几家DNA鉴定中心,哪家结果出来快点就去哪家做。”朱泽峰说,希望他大伯能撑到结果出来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