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盈 “家门口这条路已经开挖几个月了,算施工好了吗?为什么不把道路清理干净?”近日,市民李先生联系本报新闻热线61116222,称市区旭阳路香格里拉嘉园门口的一段非机动车道上堆满了砖块和泥土,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5月8日《乐清日报》) 有关单位进行市政施工本是在为群众做实事,而因为施工需要挖开路面,尽管会对群众的正常出行造成一定影响,相信市民对此也是能够给予理解、支持和配合的,但打心眼里希望有关单位能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工,把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可现在道路开挖数月,迟迟没有完工,群众出行步履维艰,真是让人不胜其烦,好事也就因此变了味道。 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关单位或许的确面临一些困难,解决起来需要时间。看似有些客观原因,可细细想来,这样的尴尬局面或许能够避免。这些困难难道都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吗?实际情况早就摆在那里,施工前就应充分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那么各个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就应做好规划工作,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积极沟通和协商,相信很多难题是能够迎刃而解的,这样事半功倍,施工就会一帆风顺。而工程开工后再来慢悠悠地解决,这样事倍功半,工程完工遥遥无期。 展开来讲,诸如新建道路、铺设管道、设置公共设施之类的施工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市民生活提供便利,提升城市形象,可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可因为工程久拖不决,惠民成伤民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却是屡见不鲜。对于群众抱怨,有关方面往往是大倒苦水,称施工困难很大,阻力很多等等。客观原因固然存在,但是否也有对困难准备不够充分,工作还不够细致的因素呢? 总之,惠民工程既然是造福于民的,就要把好事做实做好,施工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倒哪里算哪里。开工前要做好周密的调查论证工作,把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同时最好通过多种渠道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反馈结果来积极调整工作计划,做到精益求精,这样能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开工之后,即便冒出了新问题,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也要顶住压力,克服阻力,积极协商解决,确保工程又好又快地完成,让群众早得实惠。 (作者为时评人) 乐清观察 S hiping 施工不能脚踩西瓜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