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阅读
3  4  
《温州文史论丛》后记
《西湖梦寻》
当你改变时
世界也在改变你
——读《种树,改变了谁?》
铁皮鼓
我爱你,无关风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爱你,无关风月
2014-05-10

    我爱你,无关风月

    ■潘若晨

    看了一棵松,爬过一座山,赏过一处泉,慢慢走,慢慢欣赏。世上万物本无情,但是看得多了,人情也就渐渐融入其中了。自然风景,便渐渐有了人的眉眼,即所谓“山是眼波横,水是眉峰聚”。所以,那些山山水水大多是心情投射下来的一片影子。

    正如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所说的,世间的美丑都是从人的心底衍生出来的,美丑的标准因人心而异。有的人认为背直的是美的,所以驼背就是丑的;有些人认为的高,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矮的;有的人认为温庭筠的词美,而有的人却认为辛稼轩的词美。

    那么,到底美是什么,它是如何定义的?书中说,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各有不同,所以每个形象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出来的。”读到这里,不禁有些疑惑:自己平日里见到的美是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吗?

    书中有一句话正好能解释我的疑问:这些美,一是让我感觉到美,二是我的心灵,是我的意识。那么,美更多是在“我”中产生的,感受是我的主观判断,意识也是我内心所衍生的。这样一来,世间我爱的风景就不完全是源于它们本来的形象。有些美,只能用心体验。我爱的,无关日月云雨,而是一颗心慢慢集聚的感动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来自蒲松龄的小故事《罗刹国》——

    一个人误入了一个叫作罗刹的国家,这里的每个人脸都长着一张罗刹脸,极其凶恶。这个误入罗刹国的人长着一张极为清秀的脸,但是罗刹国的人一直在说他的脸奇丑无比。他禁不住众人的非议,于是自己心里的美丑观念也慢慢地变化了,也认为那穷凶极恶的罗刹脸是极美的。最后,他的脸变“好看”了。有一天,他凝视镜中的自己,发现脸已经变成了罗刹的模样。他想离开,想恢复原来的模样,便跑到当地极有名望的人那里询问恢复的方法。那人说,想你心中所想的模样就可以。于是,他沉下心慢慢联想,变回了原来的脸,也出了罗刹国。

    故事中,那个人心中的美丑慢慢被众人心中的标准改变了,而回到最初的模样也只能由自己的心来决定。我们可能都会经过这样一条路,走上旁人认为很美的道路,渐渐迷失了原来的模样,慢慢放弃了自己对美的直觉,过度地在意别人的想法。在这样一条追寻美的道路上丧失了对美的真正意义上的探寻。

    所以,我想保持一颗自己爱任何事物不在乎外物眼光的心。我爱你,无关风月。不是不在乎形象上的美感,只是有一颗这样本真的心就好了,不会忘记有这样的一句话的存在:当山风吹起,月儿升起,我想追寻这真正的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阅读 00004 我爱你,无关风月 2014-5-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