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4万新居民领取“e居卡” 我市推进物联网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 本报讯(记者 黄小双)连日来,在虹桥、北白象等地务工的新居民陆续领到了由警方精心设计的“e居卡”,随着外来人口管理服务“e”时代的来临,我市物联网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昨天,在全市物联网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银巧要求各镇街务必要从促进社会和谐、服务民意民生的高度出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强势推进,全面提升我市物联网建设。会议由市委常委、公安局长蒋荣国主持。 据悉,为破解社会治安管控过程中的现实难题,市公安局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服务,于今年2月份推出了紧跟时代步伐、运用高科技手段支持创新的“e居卡”,全力打造以管理促服务,以服务赢民意的物联网治安立体防控新体系。 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和要求,市公安局认真研究、精心组织,按照“全覆盖、智能化、严管理、重实效”原则,结合我市社会治安实际,全面吹响了“全力推进物联网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的号角。 “‘e居卡’是一张对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IC卡,卡里面含有个人身份信息,相当于一张‘暂住证’,非常实用且轻便易带。”分管基层基础工作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寅初介绍说,“它利用物联网科技手段,完善了物防、技防、人防等治安安全建设,实现对出租房管理盲点最大限度减少、对新乐清人服务水平较大限度提升的工作目标。” 2月开始,我市的“e居卡”发放办理和智能门禁系统建设已经全面铺开。截至5月7日,全市已有239863位新居民领取“e居卡”,已初步完成“智能门禁”工程411套。同时,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切实提高广大新居民的防范意识,市公安局还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向群众宣传物联网治安管控工作内容,争取群众的主动配合和支持。 心系群众扬新风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链接 Y aowen 物联网治安立体防控体系 即通过“e居卡”、智能门禁系统和电动车防盗备案登记,实现对人房车的统筹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其中,对辖区实有流动人口发放“e居卡”,作为流动人口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的配套身份识别器,做到“证卡配套”。在企业,新居民可通过“e居卡”刷卡上班;针对在小作坊打工或做生意的新居民散户,则在新居民密集场所设置“e居站”,让新居民定期刷卡,这样一来,相关职能部门就能实时掌握我市新居民人口流动的变化情况,及时改进管理服务措施。同时,在出租房大门安装电子感应刷卡机器,将“e居卡”代替传统钥匙,新居民只能凭自己的“e居卡”进入,提高住房的安全性,有效防止盗窃和人身侵害等案件发生,为新乐清人打造平安的生活居住环境。 “以卡管车”则是指对全市的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安装防盗登记标签,制作并挂上统一牌照,牌照内输入了车主的信息,起到车辆智能识别作用,有效预防电动车被盗等案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