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品读乐清 追梦未来
3  4  
翁垟街道:阔步迈向东海时代
三大检测中心 护航乐清“质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翁垟街道:阔步迈向东海时代
2013-11-28

    ■记者 徐琴微 通讯员 陈向余

    翁垟街道位于乐清市东南部,东濒乐清湾,与洞头隔海相望,北靠盐盆街道,西南与柳市镇接壤,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翁垟街道现有陆域面积26.32平方公里,浅海滩涂34平方公里,翁垟作为柳市片区重要镇(街)之一,其综合实力虽逊于柳市镇和北白象镇,但其多年来一直稳坐乐清市第五把交椅(1992年-2010年)。

    2011年,我市按照温州大都市区的总体规划,围绕“1650”展开全市行政区划调整,翁垟镇建制被撤销,设立街道办事处,成为乐清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辖海屿、中兴、雁塔、地团四个社区38个村,总人口62000人,外来人口26486人。

    翁垟街道工业经济发达,滩涂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翁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乐清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产业筑基础,抓项目增后劲,建文化富精神,重投入惠民生,随着大门大桥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和翁乐围垦的开展,翁垟街道对外交通更加发达,版图将进一步扩大,翁垟街道这颗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正阔步迈向东海时代。

    打造滨海现代产业新城

    翁垟曾经是原盐的主要产区,素有“盐都”之称,是传统温州渔业强镇,也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翁垟街道从一个交通闭塞、偏居一隅的小镇快速发展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新型滨海城镇,以电子元器件、电线电缆、防爆电器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不断做大做强。

    翁乐围垦工程面积达1.5万亩,将大大拓展翁垟的发展空间,将成为乐清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翁垟还抢抓电力工程建设,增强要素保障,近三年来,先后配合完成了220千伏象东变~乐成变线路工程和110千伏百花线工程的建设。

    翁垟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8家。2012年翁垟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80.36亿元,同比增长12.6%。

    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乐商创业园目前已完成招商,乐清经济开发区二期工程推进取得新突破。近年来,翁垟街道规模企业发展呈较大幅度增长,企业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翁垟街道坚持以扩大投资为手段,不断夯实产业基础,近三年该街道固定资产投资共计达到58.89亿元。翁垟街道有不少能人志士在外创业有成,翁垟街道积极实施“乐商回归”工程,迎凤归巢,发挥在外翁垟籍企业家的投资推动作用,三年来共吸引在外投资3.37亿元。

    翁垟街道拥有海岸线绵长、滩涂广阔、海洋生物丰富等优势,也是温州市渔业养殖第一强镇,水产养殖和育苗业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翁垟街道致力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发放特色产业补助资金,出台各项农业补助政策。翁垟街道养殖种类繁多,泥蚶、对虾、蝤蛑、泥螺、海瓜子、蛏等海产品养殖颇具规模,尤其是地团片的蝤蛑更是远近闻名,2012年,该街道围塘养殖逾5000亩,海水养殖近2万亩,年产值近1.6亿元。美国白羽王鸽场年出栏肉鸽44万对以上,2012年销售收入达1132万元。西红柿基地和向日葵基地等吸引了各地游客采摘观赏。

    完善交通网络凸显区位优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按照乐清市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及乐清经济开发区功能区发展定位,翁垟街道启动道路网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大门大桥、南金公路、沈海高速复线等交通设施建设。

    温州大门大桥作为国内首座同时具备交通、供水、供电功能的跨海大桥,开辟了乐清与洞头两地陆路相通的历史,也使翁垟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目前大门大桥一期工程已完成14.28亿元的投资,大门大桥二期已基本完成路基填方工作,它的建成,将实现大门大桥与沈海高速公路的贯通连接,将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提高翁垟城镇集聚能力。

    省重点工程沈海高速复线翁垟段已完成征地任务,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翁垟到温州市区的通行时间,使翁垟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此外,翁垟还加快城镇主干道建设,改造兴建柳翁公路、兴茂路、府前路、镇北街,使交通更加顺畅。目前投资额6414.96万元的兴茂路工程已竣工,府前路与镇北街均已完成前期工作,它们的建成,将大大缓解翁盐片的交通压力。

    文化引领增添发展底蕴

    翁垟街道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雕塑工艺早享盛誉,民间艺术形式独特。该街道重视文化建设,依托老幼文康活动中心(南怀瑾乐园)、中共乐清二六支部旧址等文化基地,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999年,翁垟荣获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称号。

    翁垟境内有远近闻名的古刹宝林寺、八华莲寺和中共乐清支部旧址——长春楼等。翁垟街道是乐清黄杨木雕的发祥地,涌现了叶润周、王凤祚、王笃纯、虞金顺、虞定良等一批木雕大家。龙档、竹编、鱼灯等民间工艺独具特色。翁垟的特色美食番薯黄夹闻名遐迩,还实现了产业化,进入超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翁垟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国学大师南怀瑾幼时在翁垟地团叶(今翁垟街道地团社区)生活,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曾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的陈汉元生于翁垟九房村,著有报告文学《雕塑家刘焕章》,电视纪录片撰稿《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收租院》,电视剧《唐明皇》、《武则天》、《雷雨》等。

    翁垟街道实施文化引领,以增添发展底蕴。今年,翁垟街道举办了首届美食文化节。目前,投资600多万元的南怀瑾故居——金粟苑改造已竣工验收,中共乐清最早的支部——二六支部原址修缮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和会审等工作。翁垟街道开展文化礼堂和生育、生态等一系列主题文化公园建设,截至目前,华新、后桥两村的文化礼堂均已完工,后桥生育文化公园已进入扫尾阶段。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三年来,该街道办事处累计组织各种文艺演出80多场次。

    重民生投入共享发展成果

    翁垟街道大力开展各项环境整治工作,在市“四边三化”月度考核中,翁垟街道曾多次位列市Ⅱ类镇(街道)第1位。在河道整治方面,该街道共治理河道17条,现已有3条河道完成整治验收,其余河道均已进入实质性整治阶段。

    该街道还大力加强卫生教育事业建设,探索成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相继启动翁垟一中二期改建项目、翁垟一小教学楼拆建项目和翁垟三小食宿拆建扩建项目等工程。

    翁垟街道完善社会保障工作,成立翁垟慈善分中心,并着力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三年来共发放各类困难补助金近250万元,慈善救助金80.39万元。2012年,该街道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6%,为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翁垟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托安徽霍邱驻乐清流动党支部,创新“以外管外”、“以外调外”工作模式,完善社区社会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信访四社联动”机制,近年来,翁垟年度综治考核排名靠前,社会形势总体良好。

    翁垟街道:阔步迈向东海时代

    大门大桥鸟瞰图 图片由翁垟街道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品读乐清 追梦未来 00004 翁垟街道:阔步迈向东海时代 2013-11-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