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一放晴,走在柳市小巷里,常看到市民拿着菜刀剔鱼鳞,然后将鮸鱼(又叫鳘鱼、米鱼)晾晒在太阳底下。 今年为何有那么多人晒鮸鱼鲞呢?记者在走访中获悉,今年鮸鱼的捕捞量特别大,鱼价都跌到了“蔬菜价”,有市民曾买到售价5元/斤的鮸鱼,甚至以更低的价格买进。量大价低,正是晒鮸鱼鲞、冰柜冻鱼的最好时机。 鮸鱼的营养价值高,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营养丰富,老少皆宜。陈琴芬制作鱼鲞数十年,记者向她了解了制作鮸鱼鲞的方法。 将新鲜的鮸鱼剔鳞,剖开去掉内脏,洗干净后,撒一把细盐在鱼肉上,腌15分钟后洗净,就可以拿到太阳底下晾晒了。如果有风有太阳,晾晒两天两夜就可以了,鱼鲞晒得太干,反而不好吃,制作好的鱼鲞可放在冰柜里,能存放好几个月。 ■冯晓明 鮸鱼跌到“蔬菜价” 正是晒鲞好时节 可能破近年最低价 上周五,记者在龙井路走了10分钟,看到两家商户的主人拿着蒸板、菜刀在店门口剔鱼鳞,女主人用绳串着洗干净的鮸鱼鲞摆放在竹筛里,再端到太阳底下晾晒。“最近几天的太阳太好了,只要两天就晒好了。” 女主人说。 家住环城东路的郑先生说,上周他家拿了一大箱的鮸鱼存放在冰柜里,鮸鱼价格便宜,小鮸鱼的售价为3—7元/斤,但是市场也有售价在20元/斤左右的鮸鱼,听卖鱼人说产地不同,价格相差较大。 在柳黄路菜市场的水产摊位前,记者看到个头大小不一的鮸鱼占了相当的市场比例。一位摊贩告诉记者,今年鮸鱼特别多,8月中旬就有货了,到现在一直没断货过。 市民陈琴芬在包宅菜市场经营海鲜生意,最近她有点忙。“现在买海鲜的人很多,通常当天进的货,到上午10点就卖完了。”陈琴芬说,她家的鮸鱼都是来自舟山沈家门,一斤重的一条鮸鱼售价为18—22元/斤,按大小价格有所浮动,也有老顾客问她家怎么没有卖低价鮸鱼呢?“低价鮸鱼一般都很小,一条鱼仅五六两重,这些低价鮸鱼来自山东,鱼色较东海鮸鱼偏青,肉质也没那么嫩滑,不过这些特征买家肉眼看不大出来。”陈琴芬说。 “五六两一条的鮸鱼才三四元一斤,大一点的也才七八元。”一位女摊主说,这样的价格已经卖了一个多月了,最近几年都没卖过这么便宜的,最近一段时间鮸鱼售价有上涨的趋势,需要囤货的市民抓紧时机。 鮸鱼为何那么多呢? “今年海鲜特别多,多了价格自然会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海鲜特别多,这些问题应该问专家。”乐清市一家水产公司的孙先生凭经验猜测,可能受养殖环境,海鲜产量上升,另外在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紧箍咒下,许多餐馆、酒店的生意大不如前,主流消费群体的“消化”能力下降,价格就下来了。 记者在网络搜索,有专家解释说,近年来,其他经济鱼类衰退,甲壳类蟹类剧增,为鮸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因此,今年鮸鱼比往年多。 如何制作鱼鲞? 郑柏洪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