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时评
3  4  
实用人才培养:
创造环境让更多人受益
香港居民酒驾被处罚的“一币两面”
问政冒汗
高端酒店懒得评星有何玄机
一人两户口:应追究造假链条如何产生
男婴复活 医生“仁心”何以复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男婴复活 医生“仁心”何以复活
2013-11-22

    ■马进彪

    11月20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一个男婴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疾病,父母却决定签字放弃治疗,并委托医院处理。不足一个月的男婴还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死劫”:先被主治医生查某诊断为“死亡”,开具了死亡证明,再被送到殡仪馆,火化前,男婴却奇迹般“复活”了。目前,医院已作出决定:对当事医生查某进行停职调查,对护工盛某予以开除。(11月21日人民网)

    这对于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来说,他所遇到的已经是常人可以想象到的最大不幸了。不过,不幸还在继续,这个在父母眼里无法成为家庭天使的小生命,在医院里本应当得到起码的人道呵护,因为生命就是生命,在人道关怀中与是否先天畸形无关。然而,在医院的白衣天使眼里,男婴还活着却已经“死亡”,生命还有温度却被放进了冰冷的殡仪馆。

    这不是医院“白衣天使”的医术问题,而是一些白衣天使的“仁术”问题。一个医生,首先要有仁心,之后才能产生仁术。一家医院,进去的生命可能已经与死亡很近,因为这里面有不能回避的自然规律的作用,然而,更多的时候却应当是让进去的生命远离死亡,因为这里面更有着现代医术的科学规律,否则,医院就与殡仪馆无异。

    在心理上,医院有时离殡仪馆很近,因为无力回天也是一种现实存在;但更多的时候则应是很远才对,因为,医院不仅有着现代医术,而且更重要的是,医生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这是生命的精神寄托之所在,有了这样的寄托,两者再近,也会觉得很远,因为生与死之间,不仅隔着医术,而且还隔着“仁心”,它会改变生与死的时空距离。

    而如果没有了“仁术”,再远的距离也会让人感到近在咫尺,因为中间只隔着一张薄薄的证明死亡的纸。没有了仁心,从某种程度上说,医生就只能是死亡的证明者,而不会是生命的挽救者和精神寄托的化身,没有了仁心,即使是能被挽救的生命也会被过早地与殡仪馆零距离接触。白衣天使将男婴放进殡仪馆的时候,也将自己的“仁心”放进了殡仪馆。

    然而,被送到殡仪馆的男婴,在火化前奇迹般“复活”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却不是奇迹。因为男婴根本就未曾死亡过,而真正死亡的是那个医生的“仁心”;那个医生是这名男婴的“死亡”证明者,但这个“复活”的男婴却是那个医生的“仁心死亡”的证明者。这个男婴经历的也不是疾病的“生死劫”,而是没有仁心的医生“劫生死”。

    放进殡仪馆的男婴“复活”了,但那个医生放进殡仪馆的“仁心”何以复活? (作者为媒体人)

    男婴复活 医生“仁心”何以复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4 男婴复活 医生“仁心”何以复活 2013-11-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