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柳事
3  4  
企业“脱光”联欢
7对成功牵手
焚烧秸秆谁来管
关爱从眼睛开始
校企合作举办
科技创新设计赛
河面上浮起死鱼
这些鱼怎么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焚烧秸秆谁来管
变废为宝才是解决之道
2013-11-20

    焚烧秸秆谁来管

    变废为宝才是解决之道

    市农业局产业高级农艺师吴朋喜告诉笔者,大多数农民购置了秸秆粉碎机,收割完水稻之后将秸秆粉碎还田,但一些小规模的种植户,还是采用传统的焚烧方式。吴朋喜说:“农民算的是经济账,秸秆收割、粉碎,需要一笔费用;用大机械秸秆粉碎还田也需要费用,这么一算,烧秸秆更为省钱省力。”

    吴朋喜告诉笔者,水稻秸秆等农作物的废弃物也是一种资源,应大力提倡加以利用。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农业资源,还污染空气。

    “每500公斤稻草相当于18.5公斤碳酸氢铵,5.5公斤过磷酸钙,9公斤硫酸钾,并且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吴朋喜说,更严重的是秸秆焚烧破坏了土壤结构,直接影响下茬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他建议农民群众采用综合措施处理秸秆,增加水稻种植效益。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稻草覆盖种植优质马铃薯,都可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发展秸秆养畜和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技术,更是变废为宝。

    ■林黛妃/文 网友“九台”/摄

    水稻丰收季节,一些农户为了图省事,将收割后留在田里的秸秆一把火烧掉,结果弄得周边烟雾弥漫、黑灰四散,周边空气都被污染。浓烟遮挡视野,给过往车辆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若市民发现焚烧秸杆现象,可以拨打12369环保热线投诉。

    11月5日下午5时许,在柳市翔金垟村上班的陈先生驾车回家时,经过寺前村,突然看见路边的稻田里有人烧秸秆,飘出滚滚浓烟,遮云蔽日,整条公路笼罩在阴沉沉的烟雾中。“一连几天都有人烧秸秆,呛人的烟雾一直弥漫到了柳翁路,路上车来车往,雾茫茫一片,根本看不清路,开车开得提心吊胆。”陈先生说。

    11月13日,笔车驱车经过寺前村,在被烧过的田埂上,看到大片黑色的灰烬。住在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刚刚收割完晚稻,收割后的秸秆就留在了地里。如果不烧,一个冬天也不会腐烂,明年春天无法春耕,所以都得烧。

    发现烧秸秆可拨打12369

    11月14日,笔者致电柳市环保分局,副局长詹卫军表示,在国家《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了秸秆禁烧区范围:以机场为中心15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沿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各2公里和国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1公里的地带。

    “收割完稻子后,村民为了图方便,会就地焚烧秸秆。”詹卫军说,村民如此焚烧秸秆确实不应该,大量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等有害物质增加,损害人体健康。同时,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边的易燃物,而一旦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后果不堪设想。此外,产生的烟灰使空气能见度降低,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据了解,各村每年也都会下发通知,要求村民别烧秸秆,但目前尚无强制禁止措施,发现现象以劝导为主,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詹卫军说,若市民发现焚烧秸秆的现象,可以拨打12369环保热线,工作人员将尽快赶到现场规劝。

    废物利用是个好办法

    浓烟遮挡视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柳事 00011 焚烧秸秆谁来管 2013-11-20 2